中秋節(jié)過后,紡織原料市場硝煙再起,這一次,添柴加火的是原油!
9月16日,受到沙特石油遭空襲的刺激,國際油價狂飆,布倫特原油期貨一度飆升至20%,聚酯原料應聲大漲!
這兩天主流行情:漲價!
PTA上漲了5.22%;
MEG上漲了11.98%;
大部分主流滌絲廠家漲了100-300元/噸;個別廠家封盤;
進入下半年,滌綸長絲價格基本處于震蕩狀態(tài),這次難得抓住炒作的機會,廠家立馬不淡定了,大有想持續(xù)把漲價的火燒起來?蛇@波行情能持久嗎?
從8月底至今,織造市場迎來了階段性好轉(zhuǎn),市場上無論個別俏銷品種如T400、T800等繼續(xù)接單順暢之外,常規(guī)化纖面料如滌塔夫、春亞紡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回暖,但是有礙于原料自身以及坯布庫存一直處于相對高位,因此缺少漲價的借口,相較于往年9、10月份原料價格時不時單日100、200元的拉漲,今年的這種操作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了。
為什么?是原料廠仁慈還是策略變化?都不是,因為原料廠看的很清楚,在終端需求明顯不足的前提下,原料繼續(xù)漲價就意味著把客戶推向同行懷抱,為了生存總有不漲或者微漲的原料廠乘機清庫存,雖然目前全國的原料廠尤其是幾大龍頭企業(yè)在價格上立場相對統(tǒng)一,但是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市場總會有不一樣的聲音出現(xiàn),因此小編認為這波漲價行情起于成本端意外事件助推,也很容易敗在終端跟進不足。
在這波漲價未結(jié)束前,紡織老板又是如何對待呢?原料上漲究竟是“及時雨”還是“催命符”?
中秋節(jié)過后,朋友圈里不少紡織老板正借助著原料的行情想帶動面料市場的采購節(jié)奏:
且不說究竟效果如何,但至少在今年成色不足的旺季,還是可以期盼的,也會促使一些本來猶豫要不要下的訂單下達!澳壳拔覀儚S里T400的訂單還是比較好的,大部分織機也在轉(zhuǎn)而生產(chǎn)T400,如果這次原料持續(xù)上漲,會將原本倉庫的坯布升值,但是關(guān)鍵還是要看下游買不買賬了!笔傻貐^(qū)一紡織廠老板陳總說道。
當然,樂觀派只是在少數(shù),面對不斷攀升的原料價格和坯布庫存,不少布老板還是憂心忡忡,怕重蹈去年旺季的覆轍,直接把好端端的一個旺季整沒了。
一位在蘇北擁有600多臺噴水織機的紡織老板王總表示:“這波原料價格上漲,我們也是跟風多進了幾天的原料,但是原料的上漲,目前來看對帶動面料的采購不會有太大的幫助,F(xiàn)在原料漲、布價低,后面會很難做!
目前整個織造市場的坯布庫存相對偏高,如盛澤地區(qū)目前的坯布庫存大概在39-40天,這是在往年9月沒有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若布老板能趁著這波原料上漲順利去庫存,將庫存轉(zhuǎn)嫁到下游,那么隨著庫存的“升值”,他們還是能改變目前“無利可圖”的現(xiàn)狀。
但是從今年各大服裝品牌企業(yè)的下單節(jié)奏,市場訂單小而雜,比價、壓價比比皆是。僅憑原料的上漲,很難撬動布市的行情。畢竟去年下半年因原料暴漲而停產(chǎn)、減產(chǎn)的織造企業(yè)不在少數(shù)!
國慶前市場大漲行情難現(xiàn)
中秋已過,那么國慶行情能有盼頭嗎?畢竟近兩年面料市場的行情都是10月之后開始爆發(fā)的。答案:難!目前江浙地區(qū)的成交較8月底有所改觀,訂單量也出現(xiàn)一定的增長,部分往年的翻單也開始陸續(xù)下來,但是總體相比仍較往年有不少的差距,雖然訂單量在增加,但是遠沒有達到“火爆”的程度,而且從具體成交品種來看,除了翻單品種之外,大部分常規(guī)的品種還是表現(xiàn)平平,從而導致了市場整體去庫存比較緩慢。
此外,今年的中秋節(jié)面料成交也在平淡中度過,價格波動有限,不少織造廠家為了去庫存還將成交價略微下探。往年,中秋備貨季也是四季度旺季的一個標志,但是今年貿(mào)易商對坯布的采購興趣偏低,投機興趣更加不大,這也表明了目前下游市場信心仍顯不足,這也不利于接下來備貨季行情的表現(xiàn)。
回到根本,行情好不好,誰掌握終端市場的需求誰才是后續(xù)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