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沖突持續(xù),中東局勢不穩(wěn),這對未來投資會產(chǎn)生哪些影響?財經(jīng)評論員侯杰認為,主要有三個問題需要探討。
首先是石油夠不夠用?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對外依存度超過70%,根據(jù)最新海關數(shù)據(jù),2019年截至11月原油進口4.62億噸,全年預計突破5億噸。從來源看,排在前三位的是沙特、俄羅斯、安哥拉、4到6位的是伊拉克、巴西、阿曼。前六名,三個海灣國家,三個非海灣國家。我們可以放心,雞蛋沒有都放在海灣地區(qū)這一個籃子里。近幾年,我國從俄羅斯、巴西等非歐佩克國家的原油進口量快速提升,石油進口來源國已經(jīng)達到了50多個。如果美伊沖突擴大,非歐佩克國家的原油產(chǎn)量足以起到替代作用。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石油肯定夠用。
第二,油價上漲,會不會引發(fā)輸入型通脹? 從目前局勢上看,盡管沖突在加劇,但雙方還在可控范圍內,戰(zhàn)爭不是雙方的第一選項。所以我判斷,石油價格上漲并不具有持續(xù)性。對于國內通脹的影響是短期的、有限的,但是我們也要提請有關部門做好研判,一旦事件走向惡化,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上要做好應對準備。
第三,久違的上漲行情會不會戛然而止? 這兩天全球股市都出現(xiàn)了大幅波動,A股市場也不例外,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第一,A股市場受的影響最小,第二,基本面向好和轉型升級有效的上漲邏輯沒變,第三,北向資金還在堅定流入。由此判斷,美伊沖突盡管暫時打亂了A股的節(jié)奏,但不會改變慢牛行情的趨勢。短期的波動反而可能帶來的是投資者選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