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2日-6月16日紐約期貨交易所主要棉花期貨合約一周收市價較上周中度走軟。06年7月合約周五(6月16日)收于52.07美分,較上周五(6月9日)的52.61分跌54點;06年10月合約收于55.53 美分,較上周的56.10 美分跌57點;06年12月合約收于57.70美分,較上周的58.14美分跌44點。
此外,周五北歐Cotlook A指數(shù)報于56.70美分,較上周末的57.45美分跌75點;北歐Cotlook B 指數(shù)報于54.40美分,較上周末的55.00 美分跌60點;遠東Cotlook A指數(shù)報于55.50美分,較上周末的56.20美分跌70點。北歐 A(2006-07)指數(shù)周末報收于61.50美分,較上周末的62.25美分跌75點;遠東 A (2006-07)指數(shù)周末報收于61.10美分,較上周末的61.80美分跌70點。
最活躍的06年7月合約一周最高點在周一(6月12日)的53.60美分,最低點在周五(6月16日)的51.47美分,波動幅度213點。這一周市場基本上是淺漲深跌。由于7月合約期權于周五到期, 7月期棉第一通知日在6月26日,因此7月合約與12月合約之間的價差套利交易量相當大。其次天氣因素對市場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美國最大的棉花種植州德州西部的旱情仍沒有得到緩解,周一美國氣象局發(fā)出今年第一個命名颶風警報,熱帶風暴Alberto 周二在佛羅里達的 Tallahasse 東南部登陸,最高風力50 mph。如果不引發(fā)洪災的話,從長期角度看,這場雨應該有利于棉花生長。投機商在市場上多空兼做。周五,12月期棉合約收高,因此下周初可能繼續(xù)上行,但必須突破周一高點59.20美分之后,才能持續(xù)走強。此外,7月合約則面臨大量的檢驗合格庫存壓力。
美國農(nóng)業(yè)部預測2006/07世界棉花用量超過1.22億包(每包480磅),其中中國用量5100萬包,或者占世界用量的42%。不包括中國的世界用量預期為7150萬包,略高于2005/06年,其中50%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明年印度棉花消耗量預期提高7%,從2005/06年的1580萬包提高到2006/07年的1700萬包。用棉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紡織國內(nèi)市場和出口需求勢頭很旺,充裕的棉花供量導致價格疲軟。巴基斯坦棉花消耗量預期提高4%,從1170萬包擴大到1220萬包,其原因是紡織出口繼續(xù)增長。土耳其預期成為世界第四大棉花消耗國家,消耗數(shù)量670萬包。美國2006/07年的棉花用量預期為560萬包,較2005/06年的預估量600萬包減少近7%。中國2006/07年產(chǎn)量從2800萬包下調(diào)至2750萬包,期末庫存從1151萬包下調(diào)至1101萬包。用量未調(diào)整,仍為5100萬包。
2006/07年世界棉花出口仍穩(wěn)定在4350萬包。美國將占這一數(shù)量的近39%,預期為1680萬包,維持2005/06年的規(guī)模。2006/07年印度預期成為世界第三大主要出口國家,出口數(shù)量較2005/06年提高52%以上。印度產(chǎn)量預期提高100萬包,同時年初庫存很大。自2000/01年以來,印度產(chǎn)量已經(jīng)提高9%以上,出口從9.4萬包提高到預計的380萬包。
南半球產(chǎn)量預期被上調(diào)6%,占世界產(chǎn)量的9.6%。近20年里,南半球所占的比重基本上沒有變化,平均在9.5%。2006/07年棉花消耗量預期還會強勁增長,較上年度提高4.6%,至1.225億包。世界貿(mào)易預期小幅提高,至4350萬包,美國所占世界貿(mào)易比重預期不變,仍為39%。2006/07年世界期末庫存預期下調(diào)600萬包。
此外,據(jù)中國海關最新統(tǒng)計顯示,中國5月份原棉進口年比猛增188%,但月比減少26,500噸。2005年9月-2006年5月,原棉進口數(shù)量累計315.4萬噸,是上個年度的三倍。2006年1月-5月進口達到207.4萬噸,年比猛增237%。國內(nèi)供量不足以及產(chǎn)量不穩(wěn)定是導致進口激增的主要原因。2005年中國棉花種植面積505.4萬公頃,較2004年減少11.2%,棉產(chǎn)量共計568萬噸,減少10.2%。與此相反,去年中國的棉紗產(chǎn)量猛增11%,至1400萬噸,導致棉花用量大約在932萬噸,年比增長25.7%。中國紡織和服裝出口年增長率連續(xù)三年超過20%,2005年創(chuàng)1100億美元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