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聚酯原料行情一度承載了不少人士的希望,原本人們希望聚酯原料行情能夠在7月 “輕舟越過萬重山”,有效突破“8字頭”這個阻力位,但所謂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7月行情已經過去一大半,其行情不僅沒有在6月行情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相反卻再度掉頭下跌,如目前PTA內外盤實際成交價格分別下跌到了7550~7600元/噸、760~765美圓/噸,與7月1日實際成交價格比較,各自下跌了400元/噸、30-35美圓/噸;MEG實際成交價格分別下跌到了7600~7700元/噸、755~760美圓/噸,與7月1日實際價格比較,分別下跌了200元/噸、35~40美圓/噸。伴隨聚酯原料價格的下跌,人們的心態(tài)也從7月前的看漲轉變成了目前的看空,市場恐慌情緒開始在市場上抬頭,貿易商不計成本出貨的行為也開始在小范圍內出現。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聚酯原料行情從6月的陽光燦爛變成目前的陰云密布呢?本輪聚酯原料行情下跌的原因固然可以列出很多,如紡織大環(huán)境不好,下游聚酯纖維產品行情下跌等,但筆者認為關鍵還是現貨市場的無量交易所造成,而現貨市場的無量則是因為聚酯工廠在合同貨的博弈中占據一定上風所導致。大家可以回顧一下,由于5月份PTA的合同貨價格相對比較低,而聚酯工廠當時的財務狀況已經出現明顯好轉,不少聚酯工廠意識到在這個價格水平買進原料,將為自己以后的生產經營贏得主動,所以開始大批量履行合同貨,有部分資金實力比較充足的聚酯工廠甚至一下子拿足兩個月的合同貨,這部分聚酯工廠目前的聚酯原料庫存據稱可以用到9月底。另外一些聚酯工廠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施展如此之大的采購手筆,但從其6-7月合同貨的履行順利看,其原料的儲備也基本上可以用到8月份。而此間,因為現貨行情與合同貨比較根本沒有競爭力,聚酯工廠對現貨行情更多采取了“冷凍”的策略,現貨市場交易因此顯得十分低迷,現貨行情更多的時候成了聚酯工廠打壓后用來與供應商進行合同貨談判的工具,由此直接抑制了聚酯原料現貨行情的上漲,甚至到現在演變成了聚酯原料行情下跌的罪魁禍首。
那么本輪聚酯原料行情會下跌到什么價格水平呢?我們不妨從目前影響聚酯原料的兩個最主要的因素來進行分析:
一:現貨市場的量能什么時候能夠出現。這其實是一個現貨市場價格與合同貨價格的差距問題。較長一段時間來,如果合同貨價格超過現貨價格20-30美圓/噸,合同貨的履行就將顯得異常艱難,聚酯工廠將極力抵制,但反過來,如果現貨價格超過合同貨或者與合同貨相差不大,聚酯工廠就會主動去履行合同貨,而如果現貨價格能夠低于合同貨價格20-30美圓/噸的話,聚酯工廠會進入現貨市場展開采購,畢竟目前大多數聚酯工廠的原料采購分配比例還是三七開(現貨三成,合同貨七成)甚至四六開。而7月聚酯工廠的合同開證價格普遍在790-800美圓/噸,扣除供應商給予的10-20美圓/噸的回顧,大部分聚酯工廠的合同履行價格大約在770-780美圓/噸左右,如果按照上面合同貨與現貨行情差距達到20-30美圓/噸會吸引聚酯工廠的購買力這個市場經驗看,本輪聚酯原料行情下跌到750美圓/噸或者更低一點,聚酯工廠將會進入市場展開采購,現貨市場的交易量將會因此出現,對行情的支撐也會顯現。從這點看,筆者認為750美圓/噸將是本輪行情下跌的一個有利的支撐點,如果下破這個水平,資金充裕者不妨逢低補倉。
二:“7.17蕭山會議“對行情的影響。7月17日,22家聚酯工廠在蕭山聚會,從會后傳出的消息對聚酯原料行情看上去非常不利:擁有700萬噸產能的22家聚酯工廠將暫緩原料采購。不可否認,以22家聚酯工廠PTA50.75萬噸、MEG19.8萬噸月均消耗量看,這個消息對聚酯原料的打壓作用的確不容小視,但大家仔細觀察一下22家聚酯工廠的組成,其中不乏一些工貿一體化的聚酯工廠,如果行情跌下去,這類聚酯工廠首先就將面臨不小的損失,由此可見 “蕭山會議”所傳遞的信息并不值得人們過多的擔心。而在退一步看,此次“蕭山會議”遠沒有2003年“2.25蕭山會議”正式和嚴謹,2003年2月25日,國內21家聚酯工廠為了抵御過高的聚酯原料價格,在蕭山組成了聯盟,并且明確劃出了聚酯原料采購的價格,對壓制當時的聚酯原料價格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遺憾地是這個組織沒過多久就因為每家聚酯工廠的資金、生產背景以及經營理念等都不同而悄然瓦解。而這次的“蕭山會議”,估計對聚酯原料的不利影響也只是短期的。
當然,除了上述原因,下游聚酯產品的低迷也對聚酯原料有負面作用。但下游聚酯產品更多地是跟著聚酯原料在變化,如果聚酯原料能夠止跌,聚酯產品也將因此好轉。而從聚酯原料自身成本進行分析,由于石油價格歷史高位運行,聚酯原料的高成本已經無法擺脫,如亞洲PX八月合同倡導價昨天出籠,新日本石化NPCC報在870美元/噸CFR亞洲,?松梨跒900美元/噸CFR亞洲,而日本能源8月PX合同倡導價在900美元/噸CFR亞洲,三大公司均將合同報價高報在880-900美元/噸CFR亞洲,這樣以來,PTA的8月合同價格也很可能在“8字頭”出現,對PTA現貨價格也將形成支撐。
通過以上的分析,目前的聚酯原料行情雖然處在下跌狀態(tài),但我們應該理性看待這種下跌,在聚酯工廠的負荷沒有下降到3-4月份水平時,盲目的恐慌并不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