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張家港、青島、武漢等地棉花貿易企業(yè)反饋,6月下旬以來中國各主港棉花庫存變化收窄,出庫、入庫差距減小,一方面盡管2023/24年度美棉抵港、入庫仍比較活躍,但巴西棉、印度棉、土耳其棉等其它產地棉花到港呈現持續(xù)下滑,尤其2022/23年度澳棉下降比較突出;另一方面由于2024年滑準關稅棉花進口配額增發(fā)仍沒有明確消息,新增出口溯源訂單表現不佳(部分外向型企業(yè)反饋,美國/歐盟等非美棉配棉紡服產品進口通關緩慢,周期延長)及用棉企業(yè)關注度轉向2023/24年度澳棉、巴西棉等原因使港口保稅、即期外棉成交疲軟。
江蘇某棉企表示,由于擔心2022/23年度澳棉等級、品質指標等下降(船期多在7-9月),進而影響排單、交貨,因此近半個多月來國內部分用棉企業(yè)/中間商對港口保稅、即期及運輸在途的高指標高可紡性的2023/24年度美棉關注度、詢價小幅回升(含綠卡棉等);而4月份及以后到港、入庫巴西棉以中后期皮棉為主,不僅顏色級下降,而且短絨率、雜質含量升高,與紡企的用棉的匹配度下降。
幾家國際棉商、大型棉企統(tǒng)計、估測,截止6月底,中國各主港保稅+非保稅棉花庫存或維持在56-57萬噸,其中青島及膠州半島周邊倉庫進口棉庫存約44.5-45.5萬噸;張家港及南通、江陰、南京等港口棉花庫存約7-7.5萬噸;上海、廣州、寧波等其它各港口合計庫存約4.5-5萬噸。
從貿易商報價來看,7月8-9日青島、張家港保稅巴西棉M 1-5/32(強力28/29GPT)凈重報價80.10-82.35美分/磅(棉企銷售進度、現金流及持貨成本差異比較大,報價混亂,極少數貿易商報價維持在84美分/磅左右),1%關稅下直接進口成本約14035-14420元/噸;而7月9日河南、山東、江蘇等內地倉儲庫3129B(斷裂比強度28/29CN/TEX,主體等級31)公重報價15000-15300元/噸(買方包3個月128元/噸汽運出庫費),考慮到凈重、公重結算差異,當前1%關稅下內外棉花價格順掛900-1500元/噸,較上周相比調整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