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利來公司發(fā)布公告,以主席曾智明建議將公司私有化的計劃在法院會議上未獲股東批準。
據(jù)悉,金利來在上周五(5月9日)舉行了法院會議及股東大會,法院會議上僅有約55.33%(約9974萬股)投票股東支持私有化決議案,低于要求的75%,約44.66%(約8051萬股)投票股東反對議案,超過反對上限的10%,議案未獲通過。
盡管股東大會通過私有化議案,但由于計劃未在法院會議上獲得批準,因此股東大會上通過的特別決議案將不會生效。
公司表示,股份于聯(lián)交所的上市地位將不會撤銷。公司認為建議及計劃失效將不會對集團的業(yè)務、營運或財務狀況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響。
私有化進程終止后,金利來公司將繼續(xù)維持上市地位,原定于2025年6月23日啟動的股票過戶登記暫停程序也同步終止。證監(jiān)會還規(guī)定,自公告日起12個月內(nèi),原要約方及其一致行動人不得重新發(fā)起要約收購,除非獲得執(zhí)行人員同意。
金利來公司曾在5月9日舉行的股東大會上,私有化議案以89.9894%的贊成票獲得通過。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會議由獨立非執(zhí)行董事李家輝主持,而作為集團掌舵人的曾智明卻"因其他工作安排"缺席這場關乎公司未來的關鍵表決。
關于私有化退市原因,分析稱由于公司股票長期交投清淡,日均成交量占比不足0.02%,大股東曾氏家族難以通過二級市場進行有效操作。在過去20年間,公司也未利用其上市平臺進行融資,上市地位形同虛設。
更重要的是,曾氏家族認為私有化將能使企業(yè)針對目前的運營狀況制定其他更長遠的戰(zhàn)略決策,而不受資本市場預期、監(jiān)管成本、披露責任或短期市場及投資者情緒的掣肘。
2024年8月,為推進私有化進程,曾智明獨資設立了廣朗有限公司,并親自擔任唯一股東及董事,展現(xiàn)出對集團私有化運作的絕對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