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國際棉花出口成交仍以美棉為主,和其他產地相比,美棉的性價比仍最有優(yōu)勢。美國GC 31-3-36東南亞和北亞的成交基差在1350-1400點,而且有不少大單成交,包括中國和越南,印度也有一些。
澳棉成交明顯比較欠缺,不過澳棉陳棉已基本預訂結束而且大部分已經裝運,而棉農又不想大量預售,因此棉商沒有下調基差的打算。此外,中國市場逐漸復蘇可能也促使棉商長時間將基差定在較高水平,成交量自然也高不起來。今年6-8月裝運的澳棉BCI SM 1-5/32 G5有少量成交,其中6月份對印度尼西亞的報價基差為1650點,但12月裝運的基差也為1650點。
巴基斯坦的情況越來越差,聯(lián)邦政府上周宣布將統(tǒng)一銷售稅上調1%,并且取消了紡織業(yè)的能源補貼。在當前外匯極度吃緊的情況下,無疑采購商進口棉花面臨非常大的困難。土耳其的情況仍很難估計,市場普遍認為大地震可能導致貿易流發(fā)生改變,可能會轉向受地震影響較小的東部地區(qū),或者轉向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