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棉花價格走勢分化,國際市場棉花價格輕微上浮,其中,美國棉花現(xiàn)貨價格從5月上旬的51.99美分/磅,上升至5月中旬的53.00美分/磅;美國棉花期貨價格從55.09美分/磅上升至55.87美分/磅(2006年12月交割);
此外,國內(nèi)市場棉花價格小幅盤整,其中江蘇棉花328價格從14120元/噸下降至14002元/噸;江蘇棉花129價格保持在15080元/噸;由此可見,棉花內(nèi)盤價格輕微走軟。
近期國際市場棉花價格小幅上浮,國內(nèi)棉花價格輕微走軟,兩者走勢略有不同。
從行情后市看,影響棉花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如下:(一)根據(jù)美國農(nóng)業(yè)部4月報告,本年度全球棉花期初庫存1182萬噸,產(chǎn)量2473萬噸,消費2545萬噸,期末庫存1152萬噸,仍然居于較高水平;(二)4月份以來美棉的裝運速度開始加快,主要是為了趕在7月31日前拿到補貼。大量的棉花運到中國保稅區(qū),增加了中國市場的供應壓力;(三)天氣原因導致局部地區(qū)播種推遲,但到4月底,全球棉花播種工作基本完成。其中美棉播種已經(jīng)完成44%,除德州前期天氣不好外,其他棉區(qū)播種進展順利;(四)美國國內(nèi)棉花供應壓力依然很大,接近30%的棉花還在貸款項目中沒有銷售。紐約期貨市場登記庫存也創(chuàng)歷史新高,實盤壓力加大;(五)目前國內(nèi)棉花可供資源達530多萬噸,扣除年度末適當期末庫存170-200萬噸,按照每月80萬噸棉花用量計算,本年度后四個月中國應該不缺棉花;(六)美元匯率下調(diào),不僅沒有使以美元報價的棉花價格升高,反而降低了人民幣進口價,對中國市場造成更大沖擊;(七)截止4月底我國紡織品出口配額的平均利用率只有18-20%左右,不要配額或拿了配額浪費的企業(yè)不斷增多,這會使得2006年紡織品出口量和金額受到影響;(八)近期外棉價格上揚動力主要來自外部商品市場普遍上漲,棉花受到提振價格反彈,同時,國內(nèi)市場的穩(wěn)定也給美棉帶來一些支撐,投機基金在USDA月報出臺之前加以炒作利用,推動棉花價格上揚;(九)從純棉紗價格走勢看,5月中旬平勢運行,其中純棉紗J32S價格從5月上旬至5月中旬穩(wěn)定在23000元/噸;而純棉紗J40S價格徘徊在24000元/噸;純棉紗價格走勢穩(wěn)定,對棉花市場價格形成有限的支撐。
從目前情況看來,棉花價格后市將保持小幅盤整的運行態(tài)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