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綸短纖行情在上周表現(xiàn)得依然十分頑強,在聚酯其它纖維產(chǎn)品趨向平靜之際,其價格重心在廠商的提價行為之下繼續(xù)上抬,到上周末的時候,主流市場江浙市場滌綸短纖的中心價格上漲到了10500-10800元/噸,與前周相比再度上漲了100元/噸左右。而流通市場價格的上漲,毫無疑問是受到短纖廠家價格上提的支撐,市場動態(tài)顯示,上周滌綸短纖廠家提價動作依然不斷,特別是一些原來報價偏低的企業(yè),提價動作更是迫切一些,如江蘇市場兩家售價較低的企業(yè)在上周末的時候就分別對產(chǎn)品給予了100元/噸左右的提價,分別在10400元/噸現(xiàn)款出廠和10500元/噸三個月承兌出廠,在短纖產(chǎn)能比較集中的江陰地區(qū),一些民營直紡滌短企業(yè)短纖現(xiàn)款送到成交價也上調(diào)100元/噸至10600元/噸,如江陰華宏等。
滌綸短纖行情在上周的頑強上漲,筆者認為主要是兩大因素使然:一是目前滌綸短纖廠家存有強烈的提價愿望。從成本方面看,按照近期聚酯原料PTA、MEG各自8000元/噸的價格進行計算,直接紡滌綸短纖的原料成本就在9600元/噸,如果計算進加工成本,直接紡滌綸短纖,F(xiàn)金流不流失的價格大約在10300元/噸,在加上代理費、運費等費用的話,滌綸短纖的保本價格應該在10600元/噸左右。切片紡滌綸短纖的情況比直接紡短纖的情況更為糟糕一些,按照最近10000元/噸的切片價格計算,其,F(xiàn)金流價格當在10800元/噸,如果考慮進其他費用,切片紡短纖目前的市場銷售價格無疑還在虧損之中。從直接紡和切片紡產(chǎn)品的成本核算可以看出,滌綸短纖廠家目前的運行情況依然不甚理想,這種局面的存在驅(qū)使著短纖短纖廠商對產(chǎn)品價格進行提價,以把損失最小化。二是聚酯原料的拉力顯現(xiàn),如到上周末的時候,PTA內(nèi)盤主流報價上升到8150 元/噸,商談價格提高到8100元/噸左右;外盤近洋現(xiàn)貨報價上升到815 美元/噸CIF 中國 L/C90 天,保稅PTA 一般報價上升到820-825 美元/噸 CIF 中國 L/C90 天 ,聚酯工廠接盤價格提高到810-815 美元/噸 CIF 中國 L/C90 天 。MEG產(chǎn)品方面,華東市場小單主流報價上升到8250-8300 元/噸,中大單現(xiàn)貨報價提高到8150-8200 元/噸,商談意向在8150 元/噸,小單主流報價提高到8250-8300 元/噸,商談意向在8200-8250 元/噸水平;外盤方面,外商對保稅貨報盤價格走高到830-835 美元/噸,近洋船貨報盤價格攀升到825-830 美元/噸CFR,聚酯原料內(nèi)外盤行情在上周呈雙雙走高的局面。聚酯原料的走強,讓本就虧損的滌綸短纖看到了成本拉動作用在一定時期內(nèi)將繼續(xù)存在,所以,短纖廠商也不遺余力的對產(chǎn)品價格進行推漲。
就目前的市場形勢而言,滌綸短纖在新的一周將還有上漲的動力,主要是聚酯原料的作用將繼續(xù)釋放。但隨著聚酯原料價格重心的逐步抬高,需求與成本的搏弈將再度展開,很多市場人士認為,下游需求在未來將成為短纖行情的“瓶頸”。
而事實上,在滌綸短纖行情上漲的這段時間里,其需求就沒有象樣出現(xiàn)過。下游方面,純滌紗企業(yè)的庫存一直沒有能夠得到很好的消化,生產(chǎn)積極性并不高,加上目前生產(chǎn)純滌紗產(chǎn)品并沒有什么利潤空間,如生產(chǎn)32S純滌紗,以10500元/噸的短纖價格進行成本核算,其,F(xiàn)金價格就在13700元/噸左右,而目前江浙市場該產(chǎn)品的市場中心價格也就在13700-13900元/噸左右,計算進運費等費用的話,純滌紗產(chǎn)品目前的產(chǎn)銷明顯是無利可圖,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下游的需求。而且從目前市場局分析,純滌紗企業(yè)的生產(chǎn)積極性短期內(nèi)難以恢復。
另外一個影響滌綸短纖需求的不利因素來自進口棉。大家都知道,目前國產(chǎn)329級棉的價格在14000元/噸左右,按照目前滌綸短纖10500-10800元/噸的中心價格進行比較,兩者之間的價格差距在3200-3500元/噸之間。但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一個現(xiàn)象是,春節(jié)之后,進口棉的價格與國產(chǎn)棉花的價格相比一直低1000多元/噸,而且棉紡廠家大多采用進口棉,因此直接打壓了國產(chǎn)棉的價格。所以從這個層面看,當前滌綸短纖與國產(chǎn)329級棉花進行價格比較,其實已經(jīng)沒有太強的可比性,滌綸短纖其實應該與進口棉花進行比較,這樣比較下來,進口棉與滌綸短纖的價格差距也就在2000元/噸的水平,可見滌代棉的優(yōu)勢其實并不明顯。
綜合以上因素,可以預見滌綸短纖的需求在短期內(nèi)將放大無望,其對行情的“瓶頸”作用在后市也將逐步體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