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輕紡城出了國慶長假后,以滌塔夫、輕盈紡(仿真絲)為首的里子布,銷量在小幅起伏中未升反而下跌;至10月13日,總成交量只在近60萬米。由于貨物進多出少,大批量認購客戶出而未回,多數業(yè)主顯得難以支撐,導致賣價在里料區(qū)塊大面積爆跌。
里料滌塔夫、輕盈紡(仿真絲)、五枚緞、有梭八枚緞、噴水八枚緞及電力紡、醋酸綢等,凡應用于服飾內襯的里子布及腰袋布類的各種附料,自今年08月中旬漲價后,成交在艱難中逐步回升;日總最高成交在70萬米,因國慶前及節(jié)內好銷,及時吸引了山東產、長興產、盛澤產等各地坯布紛紛到位,一時產生供求大量過剩,場內成品現(xiàn)貨隨之各有跌價,跌幅從0.02圓/m--0.20圓/m余。
其中,當日以一款68Dfdy×68Dfdy以170T織制的滌塔夫, 一款68Dfdy× 68Dfdy以190T織制的滌塔夫,50D有光FDY×50D有光FDY織制的輕盈紡(仿真絲)里布,68Dfdy×75D色絲fdy色織布及75Dfdy×75dty春亞紡跌幅最大,凡現(xiàn)貨較多的各門面,多數降幅在0.10元/m上下,局部降幅逾0.20元/m;場內一些現(xiàn)進現(xiàn)銷的小業(yè)主,為拉攏生意,更是降的踴躍,僅一些質地較優(yōu)的美麗綢、亞紗滌、醋酸綢因同行少、現(xiàn)貨少而少有走跌。
緣何在上道原材料等一再追漲的前題下,紡城長絲里料短短幾天內賣價反而遭遇爆跌?
據調查分析,原因在于,(1):今年應用于秋冬服飾內襯用布的品種增多,如長絲針織網布,半光長絲針織、經編絨布等比往年應用量大為加大,導致常規(guī)里料有一定抑制。(2):氣溫回暖,下道販銷及服裝應用趨于暫時緩和,前期買去的尚未消耗迨盡; (3):生產廠方倉儲開始增多,一些產量較高、警覺性較強、嗅覺又較敏的山東、盛澤大廠方率先產生恐慌心理。
業(yè)內據此市況分析后市,里料下半年第一輪供求旺期宣告結束,于短期內已回升無望,據樂觀估計,尚需在本月底及月外,或在寒流來臨氣溫受涼階段,可望重新逐步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