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原料以及纖維產品行情的表現,大大脫離了不少市場人士的預期,因為就在國慶節(jié)期間,不少市場人士結合9月底聚酯產品疲軟的行情走勢,對10月初期的行情并不十分看好。但市場卻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從國慶長假結束到目前,聚酯系列產品價格一路突飛猛進,讓不少看空行情者再度踏空行情。
市場價格變化顯示,國慶節(jié)后的聚酯原料上漲幅度高達到了500元/噸,PTA價格從節(jié)前的8200元/噸現款自提價格一路漲至目前8700元/噸現款自提報價,MEG價格也從節(jié)前的11200-11300元/噸現款出罐價格猛漲到目前的11800元/噸現款;.外盤PTA/MEG產品價格在內盤價格大漲的推動下也水漲船高,目前PTA外盤基本封盤不報,即便有報盤出現,也高達到880美元/噸CIF90天,MEG產品市場上最高也已經出現了1220美元/噸CIF90天的價格,封盤不報現象也甚為普遍。從目前整個聚酯原料市場情況看,國慶節(jié)前對行情看淡的空頭情緒早已經化為云煙,取而代之的是強烈的多頭思維和惜售心理。
上游原料的主導拉動作用再次發(fā)威逞強,在上游原料拉動和產銷恰倒好處的好轉配合下,聚酯切片和聚酯長短絲價格也出現了不錯的上漲行情,如半光長絲級大聚酯切一般現款自提成交價從節(jié)前11300元/噸上漲至目前的11700元/噸左右;聚酯長絲價格普遍比節(jié)前上漲了200-300元/噸,如蕭紹七方DTY報價本周大幅度抬高了500元/噸,江浙地區(qū)粗旦FDY的價格上漲幅度也累積達到了400元/噸甚至更多;聚酯短纖的成交價格也以上漲方式回應聚酯原料的上升,1.4D×38mm直紡短纖江浙市場一般買斷送到廠成交價,從節(jié)前的11700-12000元/噸上漲至目前的12000-12200元/噸,最高出現了12300元/噸現款自提成交。
但即便下游聚酯切片和聚酯長短絲產品的價格,出現了不錯的上漲行情,但從整個產業(yè)鏈的盈虧情況看,盈利的依然是上游聚酯原料,聚酯切片和聚酯長短絲企業(yè)的生產卻是苦不堪言。
以聚酯原料外盤PTA產品為例子,10月PX合同價格大多數集中在900美圓/噸左右,據此核算外盤PTA進入國內市場的成本價格大約為720美圓/噸,而10月PTA的合同報價在850-860美圓/左右,盈利水平在130-140美圓/噸,目前PTA外盤現貨價格更是達到了880美圓/噸,盈利水平在160美圓/噸。下面我們再按照內盤PX主流價格9100元/噸來計算內盤PTA的成本情況,大約在7200元/噸左右,而目前內盤PTA的主流價格卻高達8700元/噸,盈利空間在1500元/噸左右,可見,PTA產品在目前具備著十分豐厚的利潤,這恐怕也是一些PTA工廠推遲檢修的主要原因。
聚酯切片則處在虧損的泥潭之中,我們按照聚酯原料PTA、MEG10月外盤合同價格和近期現貨價格PTA8500元/噸、MEG11500元/噸進行比例計算后,聚酯切片的原料成本價格就在11570元/噸左右,如果再計算進各類財務費用,聚酯切片保守的成本價格也當在12000元/噸左右,而目前聚酯切片市場現貨價格最高報價也只是在11700元/噸左右,聚酯切片虧損明顯。正是在這會總虧損局面下,目前江浙地區(qū)的聚酯開工率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有消息說目前在70-75%左右。
聚酯長絲也沒有擺脫虧損的命運。我們以150D/48F DTY為例子進行成本核算,目前直紡大廠的現款出廠成交價多在13200-13500元/噸左右,按目前的聚酯原料成本11570元/噸,150D/48F DTY保現金成本價格就在13800元/噸左右,可見直接紡企業(yè)生產該產品,虧損幅度也在600元/噸左右,即便切片紡企業(yè)用近期11600元/噸的聚酯切片生產150D/48F DTY產品,其保本價格也當在13600元/噸,可見切片紡企業(yè)生產該產品也處在虧損狀態(tài)。直接紡POY300D目前的市場價格在11800元/噸 左右,而其保現金流價格至少在 12000元/噸,目前的價格每噸虧損在200元/噸左右。聚酯長絲企業(yè)的生產也是苦不堪言。
聚酯短纖(1.4D*38MM直接紡,下同)與其他纖維產品同病相憐。按聚酯原料成本11570元/噸計算,加上各項生產財務費用,直紡滌綸短纖現金生產成本就在12570元/噸,如果再加上其他雜費,聚酯直接紡短纖的成本大約在12700-12800元/噸左右,按目前聚酯短纖市場送到價12100-12300元/噸計算,直紡短纖每噸虧損至少在500元/噸以上,財務費用和運費高的企業(yè)產品進入江浙市場,每噸的虧損還要高。不少滌綸短纖企業(yè)在這種情況下,已經無力正常生產,停產限產成為滌綸短纖企業(yè)無奈的選擇。
頂端石油價格繼續(xù)沖高,聚酯原料價格也表現出了突破前期價格高點的強烈愿望,但筆者認為,在下游產品普遍虧損的情況下,聚酯原料廠商、尤其是目前市場上十分活躍的貿易商,應當看到下游企業(yè)生存困難的實際情況,適當讓利給下游聚酯生產企業(yè)。否則,一旦下游聚酯生產企業(yè)的限產面積,在旺季里出現擴大局面,聚酯原料在缺少聚酯工廠實質性買盤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出現較大的波動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