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蔣華漢面前,聽著他平靜地談論著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你很難想像這個濟南溫商里的服裝大亨、這位山東省第十屆政協(xié)委員,在20年前,還是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炒瓜子小工。20年后的今天,坐在氣派的辦公室里,蔣華漢依然用他的勤懇和踏實感染著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他覺得自己還是那個炒瓜子、裁衣服的小工,他傳奇的人生經(jīng)歷還在繼續(xù)書寫。
從炒瓜子到賣貂皮大衣
蔣華漢生于溫州樂清市虹橋鎮(zhèn),家中排行老七,16歲那年,他在家學了一個月的裁縫,然后來到北京,幫人家做衣服,主要是裁裁布料、熨熨衣服。闖蕩一年后,他被二哥叫去了齊齊哈爾,這一年是1987年,他17歲,每天忙著在一臺2米多長的機器上炒瓜子,一天能炒上千斤,辛苦一年,他賺到了8000塊錢。
又過一年,1988年,蔣華漢與二哥一商量,決定還是干裁縫,選來選去,他們最終決定來濟南。在黃屯小區(qū)里租了一套民房,蔣華漢從此走上了與服裝打交道的軌道!扒拔辶甑臅r間里,我都是做生產(chǎn),當時非常艱苦,白天在裁板上裁衣服,晚上就鉆進90厘米高的裁板下面睡覺!笔Y華漢說,即便這樣的睡眠也沒法保證,因為每天都要加班加點裁衣服,他常常工作到天亮,一般2天才能睡上一個晚上。
當時蔣華漢與二哥在一起干,他們還雇了4個師傅,一年做幾千件衣服,能賺五六萬塊錢。在濟南做到第二年的時候,蔣華漢回到老家娶了媳婦,從第三年開始,他開始在濟南單干!爱敃r找了幾個師傅,自己幫著裁衣服,一年下來,也能賺上五六萬。”蔣華漢的原始資本開始積累起來,過了幾年之后,他已經(jīng)有上百萬元的資產(chǎn)了。從此之后,他搬到了濼口市場,租了兩套房子,開始做風衣。由于蔣華漢找到了一條專門進呢子的渠道,在批發(fā)服裝的同時,也向別的裁縫店供應呢子布料。
這個時候,蔣華漢的生產(chǎn)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年能生產(chǎn)近3萬件風衣,一年就能賺到上百萬元,那時候的他忙得連老婆生孩子都顧不上。隨著業(yè)務的擴大,蔣華漢開始賣皮衣,從貼牌生產(chǎn)到做品牌代理,他順利地拿下了蒙奴皮衣山東省的總代理權,又代理了應大、獸王、海蘭絲、凱來路西幾個品牌的皮衣,自己還注冊了標王皮衣。
蔣華漢成了泉城濟南響當當?shù)钠ひ麓砩,從做普通面料的衣服到高檔皮衣,蔣華漢見證了濟南人穿衣觀念的變更,盡管今天大街小巷都是各式先進款式的衣服,但他認為濟南人在穿著方面仍然顯得保守,“濟南人性格上有些內(nèi)斂,太好的衣服不敢穿出去,像我賣的貂皮大衣,在濟南大家還不大敢穿”。不過,大家都不大敢穿,也正說明潛在市場的巨大,蔣華漢早已經(jīng)看到了這一點,他正在等待著市場回溫的那一天。
從一個背包到40多個高檔柜臺
蔣華漢最初的生意主要是做生產(chǎn),生產(chǎn)出來的衣服走批發(fā)的渠道,批發(fā)給濟南、淄博等地的小販,他生產(chǎn)的風衣、襯衣、套裝都很受市場歡迎。生產(chǎn)能力提高之后,一年能做幾萬件衣服,尤其是到了夏天,他開始生產(chǎn)水洗絲、針絲的衣服,在濟南無法售盡,他決定去東營打開市場。
背著一背包衣服,蔣華漢來到東營百貨大樓,在這里根本沒有人接待他,他就橫下一條心,在經(jīng)理室門口一坐就是半天。經(jīng)理終于被他的執(zhí)著感動了,給了他一個很小的地方,讓他試一試。
這些樣式好、做工好的衣服,得到了東營消費者的認可,一大包衣服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賣光了。百貨大樓經(jīng)理喜出望外,讓蔣華漢繼續(xù)進貨。第二天又是一大包衣服,又是被一搶而空。
第二年的時候,百貨大樓經(jīng)理給了蔣華漢兩個柜臺,一個賣呢子,一個賣風衣。第三年,百貨大樓又給了蔣華漢一個柜臺,從這個柜臺上,蔣華漢開始了賣皮衣的歷史。
從東營百貨大樓開始,他代理的蒙奴皮衣又走進了淄博公園商場的皮衣專柜、濟南人民商場、銀座商場開業(yè)的時候,他都設立了皮衣專柜,這些地方的皮衣都賣得非常好。從這些專柜開始,蔣華漢把生意做到了全省各個地方,各個地市里只要有比較高檔的商場,他都要在那里開柜臺。目前,他在全省各地市擁有了40多個高檔柜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