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消息稱上海科技(600608)3.82億元資金被占問題將出現轉機,公司有望收回全部被南京斯威特集團及關聯(lián)方占用資金,公司與大股東斯威特集團及其關聯(lián)企業(yè)現已經達成歸還占用資金的一攬子解決方案。該方案指出,斯威特集團的關聯(lián)公司將以現金及資產歸還3.82億元占用上?萍嫉馁Y金,斯威特集團對此承擔擔保承諾。據稱,此舉是斯威特集團繼"瘦身"行動后,首次明確以實際行動回應"資金鏈斷裂"質疑。
承諾總歸承諾。隨之,上海科技董秘辦表示,上述占款歸還尚無明確時間表,同時因涉及資產抵債事項,還需等待主管部門批準及股東大會通過方能實施。也就是說,所謂方案只是畫在地上的"餅子"。
就是這樣,誰也沒想到斯威特集團剛撂下承諾,上海科技的一紙公告又叫人始料不及。上海科技稱,公司經過自查新發(fā)現關聯(lián)企業(yè)南京口岸進出口公司占用公司控股子公司南京寬頻科技公司資金2.02億元。而根據上周公布的資產債務重組協(xié)議和今日公布的三方轉帳協(xié)議,新曝出的2億元占款似已得到解決。
怎么解決呢?
上?萍挤Q,12月22日,南京寬頻、南京口岸和南京康成三家公司簽定了《三方轉帳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在上海科技完成收購南京康成股權后十日內,南京口岸將南京康成應付其的2.02億元債權轉讓給南京寬頻,用以抵消南京口岸對南京寬頻的2.02億元欠款。三方轉帳完成之后,南京康成對南京口岸2.02億元的欠款和南京口岸對南京寬頻的2.02億元欠款正好抵消。上海科技表示,本次三方轉帳將有利于公司下屬子公司債權的及時收回。該債權轉讓事項尚需報中國證監(jiān)會批準,并提交股東大會審議。一句話,又是左手換右手游戲。除此,斯威特會玩什么呢?
話雖這么說,千萬別小瞧了斯威特,因為換手翻花把戲是其專長,如同皰丁解牛,干多了干久了,便會熟能生巧、游刃有余了。
就上海科技來說,事實上是斯威特的一個敗筆,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眾目睽睽之下斯威特已經不好收場。盡管不好收場,斯威特手中的另個燙餑餑卻讓大家忽略了,那便是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國紡機。
遠的暫且擱置,先說說2005年11月中國紡機身上發(fā)生的一件蹊蹺事。
中國紡機公告披露,前三季度虧損近400萬元,一筆定期存款被強行兌付。原來,南京斯威特集團有限公司于2005年4月1日將1600萬元商業(yè)承兌匯票(半年期)向銀行進行貼現,由中國紡機在該行的定期存款質押擔保。因到期日10月8日未能歸還,致使中國紡機該筆定期存款被強行兌付。針對上述突發(fā)事項,中國紡機表示正積極與南京斯威特集團有限公司進行磋商,爭取早日予以解決。事實上,中國紡機是在賊喊捉賊。由于連年經營不善,中國紡機業(yè)績是一虧再虧,作為大股東后臺老板斯威特集團急了,于是便與中國紡機玩了個連環(huán)套游戲。所謂中國紡機定期存款,是斯威特集團貸來為中國紡機利潤"添彩"作秀的,不然中國紡機怎可能為斯威特擔保呢?
按照一般邏輯,大股東說一不二,但對中國紡機來講并不成立。
往事可以回首,時光不能倒流
2002年11月5日,根據協(xié)議,太平洋機電擬將所持有的公司1.04億股,占ST中紡機總股本的29%國有股,股權轉讓價格為人民幣0.145元/股,合計股份轉讓款為人民幣1501萬元轉讓給斯威特旗下的江蘇南大,廣州賽清德出資466萬元,江蘇南大出任ST中紡機第一大股東,廣州賽清德出任ST中紡機第三大股東。表面上看,這起國有股轉讓為法人股的交易無懈可擊。但是,按ST中紡機公告上刊登的廣州市賽清德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地址,找到廣州市東山區(qū)三育路23號二號樓五樓2506房時,竟然是廣州三寓賓館的客房所在地。由此可見,善者不來,來者不善。
由于ST中紡機的每股凈資產值已僅余下0.13元、調整后更僅有0.07元(截至2002年中報止),故轉讓價亦很低,僅0.145元/股。參照公司發(fā)行A股時國有資產以11010萬元投資入股的資產額,ST中紡機國有股的價值只有2739.39萬元,比發(fā)起設立時縮水8270.61萬元。ST中紡機A股在當日收盤價為10.62元,相當于國有股轉讓價的70余倍。ST中紡機股權大幅縮水的最大受益者是江蘇南大,只花了區(qū)區(qū)1501萬元,就持有ST中紡機29%的股份,成為ST中紡機的第一大股東。
接著,當年12月,ST中紡機公告稱,公司位于上海市河間路1193號的廠房因屬三廢污染點,按照有關規(guī)定,被上海市楊浦區(qū)土地發(fā)展中心收回,該公司因此將獲得補償費1.22億元。1501萬元VS1.22億元,斯威特完全是有備而來。與其同時,斯威特將上海東浩環(huán)保裝備84.6%股權、所謂價值1.03億元捐贈給ST中紡機,為中紡機每股凈資產貢獻了0.29元。說來說去,是為中紡機脫帽丟伏筆。2003年4月1日,因中紡機2002年實現贏利,每股凈資產值達到1.012元,公司股票撤銷特別處理,ST中紡機"咸魚翻身"。
中紡機咸魚翻身后,二股東太平洋機電(集團)有限公司與大股東江蘇南大高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太平洋機電(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太平洋機電”,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專業(yè)從事紡織機械及紡織器材制造的大型企業(yè)集團,集團總部及主要企業(yè)均在上海。至于大股東江蘇南大,則是斯威特集團的一個殼公司。斯威特集團是 1992 年創(chuàng)建的民營高科技企業(yè),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yè)。現有100多家成員單位,主要涉及高科技產業(yè)、家用電器產業(yè)、裝備制造業(yè)和傳媒產業(yè),其中包括有“上海科技”、“中國紡機”、“小天鵝”、“陜西長嶺”等上市公司。除些經營許高科技買賣,斯威特集團重點放在資本和圈地業(yè)務上。因此,兩大股東的經營理念、追求目標相距甚遠。
主要分歧源于斯威特沒履行當初承諾
據悉,2002年11月簽署的《中紡機股份轉讓和資產重組框架協(xié)議》中,各方約定,斯威特及其下屬公司重組中國紡機后應增資優(yōu)質資產3個億,“資產注入應在股份轉讓協(xié)議生效后四個月內完成”;在此基礎上,太平洋機電同意將中國紡機12萬平方米土地進行開發(fā),用于解決職工的安置和幫助中國紡機償還部分債務。至今,斯威特只兌現了1個億,剩下的2億還沒有著落。至于開發(fā)12萬平方米土地解決安置和債務,更是不可能,至少與斯威特合作是不可能了,因為地價今非昔比,太平洋機電當然不會做折本買賣。對斯威特來說,恐怕是太精了,聰明反被聰明誤。不然,這將是一樁多美好的交易!
不僅如此,中紡機管理層還是太平洋機電手下的原班人馬,書記兼副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jiān)均聽命“太平洋”,從斯威特派來的董事長和董秘在中國紡機形單影只,根本掌控不了管理層,以至雙方經常劍拔弩張,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最近發(fā)生的股權轉讓。
2005年11月21日,中國紡機忽然收到南京口岸進出口有限公司一份手寫傳真通知,稱該公司股東南京斯威特集團已與中煙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股權轉讓協(xié)議》,將90%股權轉讓給中煙公司。次日,中國紡機就此發(fā)布了公告。中紡機經營層十分惱火:不看廠房,不看產品,也不和我們碰面,哪有戰(zhàn)略投資的誠意?為此,中國紡機700余人聯(lián)名上書有關部門,并差點釀成示威事件。
話說過來,斯威特再狡猾也逃不出“如來”手心,所謂股權轉讓更是窩里斗中的“逗你玩”,而造假虛增利潤和弄廣大投資者和證監(jiān)會則是大忌,作為股東斯威特固然有責任,但責任直接承擔者應為中國紡機管理層。
眾所周知,在證券市場上證券信息披露中的虛假會計信息種類繁多,表現現象各異,但依據證券法規(guī)定[1],可以將虛假會計信息分為虛假陳述、嚴重誤導陳述和重大遺漏陳述三類。虛假陳述,指證券市場信息披露中存在虛構事實、偽造數據等內容。上市公司虛假陳述是為了虛構利潤,其操作手法有虛構銷售對象、填制虛假發(fā)票和出庫單以虛增資產、銷售收入及其他收益。如銀廣夏公司,通過虛構交易對象、偽造銷售合同、偽造出口報關單、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偽造免稅文件和偽造金融票據等手段,虛構主營業(yè)務收入,虛構巨額利潤達7.45億元。
中國紡機2004年利潤分配表顯示,利潤總額為771.6萬元,凈利潤為648.8萬元,年初未分配利潤為9116.6萬元,未分配利潤為8442.5萬元,對比算下來中國紡機去年的總利潤正好在1600萬元上下。有句老話: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成語則說:狼狽為奸,一丘之貉?磥,矛盾歸矛盾,中國紡機2004年的利潤誰能否認不是管理層與斯威特私下合作交易的碩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