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副總理吳儀4日在北京會見了美商務部長古鐵雷斯和美貿易代表波特曼,就共同關心的中美經貿關系問題交換了意見。
吳儀說,紡織品問題是事關中國國計民生的重大原則問題,美國對中國紡織品的設限行動已
經對中國的紡織生產造成嚴重沖擊。
吳儀表示,中國是在權利和義務基本平衡的條件下加入世貿組織的,理應享受紡織品一體化帶來的權益。希望美方能充分認識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切實推動這一問題的妥善解決。
關于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吳儀表示,中國政府對保護知識產權的決心和態(tài)度是一貫的,來自各國的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都將在中國受到保障,所有侵權和假冒的行為都將被依法處理。希望美方正確評價中國知識產權事業(yè)已經取得的成績,少些指責,多些合作與交流。
會談為解決貿易摩擦做了準備
昨天,中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和美國商務部長古鐵雷斯在北京飯店進行首次會談。會談內容涉及中美經貿合作、紡織品貿易摩擦和知識產權等焦點問題。
會談結束后,面對媒體的追堵,古鐵雷斯稱“會見具有建設性”。薄熙來表示,雙方會談是坦率和系統(tǒng)的交流。他表示,古鐵雷斯向他解釋了設限的理由,但中方認為美國的設限是無根據的行為,紡織行業(yè)是國內重要產業(yè),關系到國內1900多萬工人就業(yè)問題,中國政府非常關注。他敦促美國能夠取消設限,期待7月的中美商貿聯委會能達成共識,解決雙方的貿易分歧。
盡管雙方沒有在會談中達成消除貿易摩擦方面的承諾,但會議還是透露出一些積極信號。古鐵雷斯首先傳遞了布什政府對去年中美商貿聯委會以來雙邊經貿發(fā)展所持的肯定態(tài)度。身為商務部長的他對近期美對華紡織品設限給中國帶來的壓力與影響表示理解,同時表達出對中美紡織品爭端可能影響雙邊長期經貿良好關系方面的擔憂,希望這一問題能夠妥善解決。
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博士評價說,盡管古鐵雷斯此次訪華不大可能與中方取得實質性談判進展,但這次會面為7月即將舉行的中美商貿聯委會做了積極準備。而中美商貿聯委會才是最有可能解決貿易摩擦的機會。
歐盟經濟專家卓凡接受本報記者采訪
對中國紡織品設限不利自由貿易
昨天,著名經濟學家、歐盟歐元與歐洲貨幣市場專家委員會主席卓凡在上海接受記者采訪時批評美國與歐盟對中國紡織品“設限”或“特!钡男袨。卓凡指出,“在國際貿易方面,保護主義策略是非常錯誤的”。他認為,政府最后會用“較明智”的方法來解決紡織品貿易問題。
卓凡指出,上述紡織貿易方面的自由化狀況是很自然而然的,而“貿易爭端”這個詞并不令人喜歡。他認為,國際貿易是國家之間可以做到最和平的方式進行的交流。“可以用經濟學的原理來解釋,那就是,自由的國際貿易的存在,所有的人都會獲益。”
他認為,中國紡織品之所以在國際貿易中受到歡迎的原因,只是在于它的“競爭力”。一些國家可能在面對海外競爭時因實力不足而“敗退”,尋找政府幫忙,但政府不能去長期支持失敗的行業(yè),保護主義策略是非常錯誤的,政府最后會用明智的方法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