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歐盟貿易委員彼得·曼德爾森在布魯塞爾接受了中國記者的集體采訪。
針對中國政府5月20日宣布的對74種出口紡織品提高出口關稅的舉措,曼德爾森表示歡迎,但說這并不足以緩解歐盟在紡織品貿易問題上的所有憂慮。中國的(紡織品)出口能力震驚了世界,中國紡織品像火箭一樣橫掃全球市場,給很多其他國家造成了痛苦,”曼德爾森說!拔液芨吲d中國已經承擔了一些國際責任,采取措施來緩解這些痛苦。這不但體現(xiàn)了中國對歐盟市場和紡織工業(yè)的責任,更是對其他貧困發(fā)展中國家的責任!
“我們建議,中國同時考慮其他措施,從數(shù)量上限制中國紡織品出口的激增,”曼德爾森說。曼德爾森屬下的歐盟貿易總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對《財經》說,鑒于歐盟難以在短期衡量中方增加關稅措施的有效性,歐盟希望中國在“某些尤其敏感的紡織品領域”對出口主動采取數(shù)額限制,與關稅綜合發(fā)生作用。
但是,這位歐盟官員表示,歐盟不會因中國采取主動增加出口關稅的措施而延緩“特保調查”和“緊急特!贝胧┑钠谙。曼德爾森則說,如果歐盟與中國在未來10天左右(6月初)的磋商中無法達成協(xié)議,對中國亞麻紗和T恤衫兩個類別紡織品的“緊急特!贝胧⿲⒘⒓瓷。
但是,曼德爾森還透露出的一個重要信息是:如果在磋商中雙方能夠達成共識,歐盟有可能在中國紡織品增長份額的問題上作出一定讓步。他暗示,在雙方達成協(xié)議的基礎上,歐盟能夠接受的中國紡織品增長率將高于“特保機制”一旦實施而強制執(zhí)行的7.5%的年增長率。
他重申道,在世界紡織品貿易體制中,歐盟絕無重新引入配額機制的企圖,“那樣對中國太不公平!
自2005年1月1日取消紡織品配額以來,中國正越來越深地卷入一場前所未有的貿易戰(zhàn)。
美國商務部5月13日宣布,美國政府決定對棉質褲子、棉織襯衫和內衣褲等三個類別的中國服裝產品重新實行配額限制,這三類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數(shù)量今年最多只能增長7.5%。五天后,美國政府又宣布,對更多的中國紡織和服裝產品進口設限。
繼4月底歐盟決定對中國九類紡織品進行特別限制調查后,5月23日起,歐盟又就是否對進口T恤和麻紗啟動“緊急特!背绦蚺c中國進行正式磋商。此外,土耳其等國目前仍然維持對中國42類紡織品的進口特別限制措施;南非、厄瓜多爾、印度、巴西等國紡織業(yè)界也在施壓,要求對中國紡織品采取限制措施。
面對全球對中國紡織品出口設限、貿易摩擦愈演愈烈的形勢,中國商務部外貿司司長魯建華5月26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稱,中國紡織業(yè)應該“積極應對,調整提高”。他透露,為應對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使中國紡織業(yè)切實享受一體化的權益,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完善對部分敏感紡織品加征出口關稅、實行出口自動許可管理的措施。其中,中國決定自6月1日起大幅提高74種紡織品出口關稅稅率,多數(shù)稅率為原來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