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五月二十四日電 (記者林露露)“二00五美國買家杭州采購洽談會”正在此間舉辦。
在那個展出面積約四千平方米的空間里,九十余家中國紡織、服裝企業(yè)與七十二位來自美國及歐洲的專業(yè)紡織品買家進行了一對一的封閉式交流。因為有美國民間紡織品服裝協會的眾多代表出席了該次展會,又適逢中國增加七十四種紡織品的出口關稅以及美國先后對中國七種紡織品設限,這個背景下召開的洽談會牽動了當地大小媒體敏銳的神經。
記者在現場采訪發(fā)現,因為有上述因素,買賣雙方的交易態(tài)度都十分謹慎。大部分中國參展商對中國提高紡織品出口關稅表現出了一種喜憂參半的態(tài)度。
現場的幾家國內小服裝企業(yè)負責人表示,中國提高紡織品出口稅的信息來得太突然,商家不能及時調整應對,必定對下半年的凈利潤帶來影響。浙江東陽市東亞實業(yè)公司的盛守春經理告訴記者,出口關稅提高以后,她單件貨物成本要漲人民幣六到八毛錢,這意味著公司已經接下的單子將會出現凈虧損,公司起碼要因此承擔好幾十萬元的損失。而此后,盛經理決定盡量的轉向做中高產品以避免此類損失的再次產生。
顧學鋒是寧波一家國際貿易公司的銷售總監(jiān),他所在的公司去年的出口額是五百萬美金,今年僅一到五月份,就已經實現了六百萬美金的出口。出口關稅的提高,讓已經接到十一月份的定單虧損巨大,他希望能與加工廠和出口商共同承擔損失,以扭轉目前的不利局面。因為公司的產品并不出口美國市場,他對國家 “一刀切”的政策表示不解。顧學峰對記者說,公司所在的寧波象山到處是出口服裝的小企業(yè),國家調高出口關稅,可能會導致一半的流水線停產。他對國家想更改勞動密集型紡織業(yè)的現狀,鼓勵企業(yè)做中高檔產品的用意表示認同,但政策出臺得如此快,讓他覺得防不勝防。
與許多小企業(yè)主們不同的是,現場幾家資金雄厚、產品偏向中高市場的大企業(yè)則表現出了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他們并不在乎短期內因為稅抬高而造成的損失,相反,他們說,從長遠來看,應該這么做。浙江先辰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良認為,數量巨大的低價出口導致了越來越多的貿易摩擦,與其如此,不如事先整頓一下出口秩序,減少低檔貨的出口。他甚至感覺,關稅提高將引領著一個市場洗牌時刻的到來。企業(yè)如果不適時轉型,生存之路只會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