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國際貿易法庭阻止美國政府對來自中國的服裝采取“特保”限制行動,這樣看來,中國短期內受益于從1月初開始的國際紡織貿易一體化的可能性增大。但這一喘息時間不會太長,因為,法庭的裁決可能導致未來幾個月內中國服裝對美出口猛增,為美國的限制行動提供理由,而法庭對此的影響力較小。
12月30日,美國國際貿易法庭頒發(fā)禁令,使美國的貿易政策之爭出現新的轉機,這是一場美國國內紡織行業(yè)與美國進口商及零售商之間的利益之爭。
中國處于這場爭論的焦點,因為世界普遍認為中國可能在配額取消之后大舉搶灘世界服裝貿易市場。爭議集中在這些訴狀是否“基于威脅”提出特保限制,也就是說,特保行動的基礎是中國進口增長威脅,而不是真正的進口增長。
但這場戰(zhàn)役遠遠沒有結束。美國政府計劃對國際貿易法庭的命令提出上訴,即使不能完全改變局面,但禁令畢竟是臨時的,到底能維持多久還是個未知數。如果,未來幾個月中實際的美國貿易資料證明中國制造服裝進口大幅增長,那么,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人士將有更好理由要求政府采取限制措施。
這場關于特保的法律之爭究竟哪天結束尚不清楚。中國出口商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個月中快速擴大對美歐的銷售。然而,即使特保行動被取消,中國出口增長是否會在短期內遭遇其他形勢的限制還是一個未知數。在2008年底之前,中國都可能面臨紡織特保限制。2013年前,中國可能面臨商品特保限制。雖然配額取消之后,美國和歐盟的進口商將會整合并減少采購國,但他們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因此,其他國家仍有生意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