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USTR)羅伯特佐利克說,美國的亞洲首要貿易議題是與各國合作,完成當前備受關注的框架內容,加速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進程。
佐利克在9月21日舉行的美國經濟與亞洲貿易政策檢查會議上說,多哈回合的成功不僅僅依賴于美國和歐盟在不同領域的合作,而且還需日本的支持。中國、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的參與將奠定成功的基礎。
USTR 強調美國需要立即做的事情是與亞洲國家合作,在四個主要領域取得較大進展:農業(yè)、商品、服務以及貿易便利。
2001年發(fā)起的多哈回合談判于2009年9月在墨西哥砍昆的WTO部長會議上崩潰,之后談判中止了近一年,佐利克和其他人穿梭于世界各地促使各國代表重新回到談判桌前。7月,WTO的147個成員政府通過了框架協(xié)議,多哈對話因此向前邁出一步。
亞洲國家之間活躍的貿易談判越來越多,例如中國-東盟協(xié)議,日本-韓國自由貿易協(xié)議,正在談判中的東亞自由貿易區(qū)(EAFTA),包括中國、日本以及韓國。佐利克說,美國對這些地區(qū)性合作不能說'No',但需要表明美國能提供那些東西。美國對東盟本身以及東盟國家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的反應是,美國應該提供類似的機會。
佐利克說,根據WTO規(guī)則,自由貿易協(xié)議應該是一個綜合性協(xié)議,中國-東盟協(xié)議可能不包括400種敏感產品。佐利克說,韓國和日本不能開放他們的農業(yè)領域,這是可能與美國達成自由貿易協(xié)議的主要障礙。
在評論美-中貿易關系的時候,佐利克說,美國商務部報告,除了知識產權問題之外,中國在執(zhí)行WTO承諾中的表現(xiàn)非常好。但他又說,中國需要花大力氣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解決紡織貿易糾紛,以及改變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掛鉤的做法。
佐利克說,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將是一個主要問題。獲得市場經濟地位是中國政府的當務之急,因為根據美國的反傾銷法,中國被視為非市場經濟地位,常常在更多的反傾銷案例中遭遇更高的進口關稅。根據中國加入WTO時簽署的協(xié)議,中國同意WTO成員在2016年之前,在對中國進行反傾銷時,可以以非市場經濟地方法統(tǒng)計中國應繳納的反傾銷稅。
佐利克說,美國正在與中國討論這一問題。中國在爭取市場經濟地位,但美國有美國的標準。這些問題從某些方面來說意味著持久正常的貿易關系,或者是中國過去在加入WTO時遺留下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