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Armani集團于香港中環(huán)置地的遮打大廈打造占地三千平方米的旗艦店。2004年4月Armani集團與House of Three合作在上海外灘3號開設占地一千一百平方米的旗艦店。至今,Armani在東亞的動作仍在進行中:2008年前在中國大陸開設20至30家店鋪的計劃已經(jīng)在成為現(xiàn)實;Armani于2004年5月與泰國達成協(xié)議協(xié)助曼谷實現(xiàn)成為亞洲時尚產(chǎn)品之都。
表面上看去衣香鬢影,花團錦簇,實際上服裝行業(yè)競爭的激烈殘酷并不輸于任何行業(yè)。作為包括了11個品牌,年營業(yè)額超過12億歐元的龐大商業(yè)帝國的主宰者,Armani幾乎接近于傳奇:他做普通消費者接受的大眾品牌,但人們提起Armani的第一反應是"有節(jié)制地優(yōu)雅";他是完全持有自己服裝品牌而堅持不上市的設計師,但實力足以可以和擁有眾多奢侈品品牌的上市集團公司LVMH、PPR抗衡。由此,Armani集團的每一個動作,都會在敏感的時裝界引起一陣騷動,亦會成為帶有某種指向性的標志。因此他近期在亞洲的種種舉動不禁引人深思。
中國:新經(jīng)濟增長帶來的可能性
Armani針對亞洲市場尤其中國市場雄心勃勃的商業(yè)計劃首先來源于中國市場增長率的節(jié)節(jié)上揚。2004年一季度,Armani全球銷售額增長9%,其中,在中國的增長率最高,為17%,其次為美國,增長15%,日本和歐洲分別增長了3%左右。北京王府飯店的銷售額在去年就攀升了130%。Armani的中國零售代理Paul Wight 澄清說中國的Armani店鋪目前仍未贏利,但他又指出香港開業(yè)兩年的Chater House則"確實是有利可圖的投資。" Armani全球訊息部門副總裁 Robert Triefus則指出Armani/Chater House\'s的顧客有三分之二是來自大陸。
中國更吸引人的還有消費階層的擴張。2003年由Mastercard and Fudan Management School研究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在2002年處于'成功的中產(chǎn)階級'消費層面的人口大約為6千萬,而到2010年,這個數(shù)字將增長到1億6千萬。"不僅顧客群體數(shù)量上有可觀的增加,中國的消費模式也不同于歐洲,購買力不允許成為Armani穩(wěn)定顧客的中上消費層的偶然消費將成為中國的主導消費形式,替代歐美消費人群小但購買力穩(wěn)定的習慣性消費。波士頓咨詢集團聲稱中國當前占有全球奢侈品消費市場的5%,不難預料,隨著消費群體的擴張和消費模式的更改,中國的奢侈品市場成為世界奢侈品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
面對中國誘人的市場。Armani說:"我們將對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中國)作出長期承諾,計劃在中國全面開辟Armani各主要品牌及系列產(chǎn)品的分銷和零售渠道。策略之一,就是在2008年以前,在中國最主要的城市建立零售網(wǎng)絡,專賣店達到20至30家"。 Armani表示,上海將成為中國市場的戰(zhàn)略指揮部。北京、香港則主要負責攻占中國北方、華南兩翼市場。據(jù)悉,繼外灘旗艦店開業(yè)之后,Armani集團將緊鑼密鼓地展開中國"攻城"戰(zhàn)略:在上海恒隆廣場開設Emporio Armani專賣店和Armani Casa專賣店,在上海中信泰富開設Armani Collezioni專賣店。
提到上海的外灘3號,Robert Triefus確定進入市場的時機恰逢時宜,"你只需要到象上海這樣的城市的街頭去看看,世界上別的地方只有一個城市可以與這里相比,那就是莫斯科。盡管發(fā)展的模式并不相同,但你可以看到同樣的發(fā)展,同樣的增長,同樣的激動人心,而在我們看來,這僅僅是一個長期發(fā)展歷程的起點。"而將店鋪落座于正在謀求成為中國的'時尚之都',并重新追尋她作為東方巴黎的昔日繁華的上海,顯然也盡占了地利人和的優(yōu)勢。"
對手:無所不在的挑戰(zhàn)
意識到中國價值的并非只有Armina集團一家,世界各大奢侈品集團正在蜂擁向被時尚權威報紙WWD稱作奢侈品集散地的上海。Armani全球范圍的競爭者大都在南京路和淮海路占據(jù)了有利地段。LANVIN,F(xiàn)ERRAGAMO,VIVIENNE WESTWOOD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整體發(fā)布,Lacoste已經(jīng)在上海開了一家300人的工廠;LVMH集團的Kenzo,準備于2004年春夏再在中國開4家新賣點;Jean-Paul Gaultier決定于2004年3月同時在中國開3家店;Gucci計劃在1年半內(nèi)分別在成都和杭州開店等等。
除了這些同屬于奢侈品重量級的老對手,Armani還要面對本不屬于同一定位層面的競爭者和仿冒者,而相比奢侈品品牌,后者的威脅甚至更大。
西方的服裝以及相關配飾品牌根據(jù)其各自的定位不同在有限的市場空間中并行不悖而不加沖突,這種錯位競爭的秩序是由西方服飾品牌的歷史背景、身消費者所屬的社會等級以及其等級所擁有的文化所決定的,是一個長期的文化積淀的過程。所以在西方一個人幾乎不可能同時是Gucci和Esprit的消費者。但是這些規(guī)則在中國都不復存在,中國的新富者們對西方服飾品牌文化往往不求甚解,而將其在中國的宣傳和形象作為自己購買的參照,在這個重新洗牌的過程中,Playboy,PierreCardin,夢特嬌等本不屬于同一競爭空間的品牌都出現(xiàn)在Armani對手的名單上。
仿冒是任何一個知名品牌都會頭疼的問題,雖然沒有Burberry、Guicc、Chanel面臨的形式嚴重,Armina的仿冒品依然遍布中國。Triefus說公司將聯(lián)合政府以及其他品牌采取積極的行動打擊仿冒者,具體的措施則在進一步的計劃之中。事實上,作為一個較為低調(diào)的品牌,Armani也許在和同樣的高端品牌以及大眾品牌競爭時會面臨一些窘境,但在面對冒仿時卻因其定位的明確而因禍得福。一些市場分析員認為仿冒并不會減少Armani的客戶,因為品牌低調(diào)而精致的風格所吸引的顧客群不會購買仿冒品來填充自己的衣柜,而購買仿冒品的消費者往往不具備購買正品的實力,從這個層面來將,仿冒反倒起到了一種公共宣傳的作用。
策略:謹慎和勇氣共存
在東亞特別是中國野心勃勃的擴張計劃背后,是Armani例來的小心謹慎。Paul Wight聲稱Armani的遠景規(guī)劃仍不明朗。"我們當然會設定很高的目標,但在中國10家成功的店鋪比數(shù)量到30家,但包括一些經(jīng)營不善的店鋪的情況要好……成功的店鋪首先取決于地點的選擇,然后還需要良好的合作伙伴。我們不得不對每一個城市所特有的條件都很敏感。"
此外,Armani2004年5月與泰國達成的協(xié)議也引起人們莫大的興趣。根據(jù)這份協(xié)議,Armani將協(xié)助曼谷實現(xiàn)成為亞洲時尚產(chǎn)品之都的計劃。 2003年7月,這項由泰國工業(yè)部提出的計劃已于日前召開的內(nèi)閣會議進行討論。根據(jù)計劃,政府將動用18億銖(約合4,56萬美元)用于提高泰國主要時尚產(chǎn)品珠寶、皮革制品、服裝、紡織品以及化裝品的競爭力!√﹪鴥(nèi)閣支持這一計劃,并批準540萬銖(128,500美元)的預算,用于推動這一計劃的廣告宣傳。泰國政府的目標是使首都曼谷從廉價商品和仿冒品的天堂在近一年半內(nèi)成為東盟時尚產(chǎn)品中心,3年內(nèi)成為亞洲時尚產(chǎn)品中心,將來成為國際時尚產(chǎn)品中心。主管此項計劃的泰國官員Panlert Baiyok說Armani已經(jīng)同意在咨詢和技術上協(xié)助泰國政府,并且會利用他的米蘭總部無償?shù)呐嘤柼﹪b設計師。這對雙方來說都是第一次,因為他是我們的第一個外國顧問,而我們城市是他第一次的顧問項目。作為一個向時尚之都進軍的城市的顧問,Armani必將從中獲利良多。放下顯見的經(jīng)濟回報,選擇曼谷作為自己的協(xié)助項目,Armani一方面可以利用這個城市的地理優(yōu)勢和旅游資源,培育自己的消費群體,并將影響力輻射到整個遠東;另一方面泰國紡織服裝行業(yè)的在世界上的位置也會使Armani沒有后顧之憂,擔心會為自己培養(yǎng)出一批強大的競爭對手。同時,泰國政府計劃中提升整個城市形象,打擊仿冒者的部分顯然也有符合Armani集團的利益。相對與競爭對手而言,Armani此舉確實先拔頭籌。而這種城市政府和時尚企業(yè)結合的模式,也許是高級時裝設計師和高級成衣設計師未來宣傳品牌、建立對消費者影響力的又一途徑。香港也依然在Armani龐大的商業(yè)計劃中占有一席之地, 2004年,夏銅鑼灣羅素街Emporio Armani現(xiàn)址將改換成AJ I Armani Jeans專賣店開張,此外還有五家A/X Armani Exchange專賣店(名店廊、廣東道、又一城、太古廣場、太古城中心)以及 Armani Casa專賣店。
縱觀Armani步步為營的整個亞洲策略,我們會感受到他的營銷才能絲毫不遜色于他的設計才能。在耐心等待時機成熟,謹慎選擇專賣店的地點和合作伙伴,降低風險程度的慎重之外,Armani還以一種戰(zhàn)略家的眼光著眼于Armani品牌的遠景規(guī)劃,積極搶灘不斷增長的遠東市場。那么Armani是否能夠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擊退無所不在的對手而勝出,只能靠時間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