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由于中國汽車工業(yè)的迅猛發(fā)展,中國汽車內紡織品市場已成為一個正等待開發(fā)的"金礦"。
未來全球1/10市場在中國
來自國家統(tǒng)計局權威統(tǒng)計顯示,2003年我國人均GDP首次達到1000美元。不少經濟專家認為這一數字預示著中國開始進入住房和汽車的消費時代。
法蘭克福展覽(上海)有限公司的有關汽車市場的最新消息證實了這一觀點。上海的汽車產量在2004年1至3月上升了24%,總數超過158,000輛,還有很大一部分企業(yè)正大力計劃在近年內擴張,如上海大眾就計劃在未來5年內在中國投資600萬歐元。北京汽車產量在2004年1至3月超過128,000輛,而2003年同期為72,200 輛。著名汽車制造商戴姆勒.克賴斯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及其戰(zhàn)略合作伙伴北京汽車工業(yè)集團最近宣布將投資11億美元以擴充其在北京的運作。新廠房生產輛可達每年25,000輛,為高檔次汽車市場創(chuàng)造巨大的商機。北京現(xiàn)代汽車有限公司目前正計劃在明年將年產量增加3倍,達到150,000輛,到2008年增至600,000輛。
毫無疑問,這些增長幅度對有興趣發(fā)展中國汽車用紡織品市場的企業(yè)來說將極具吸引力。
隨著汽車產量的不斷提高和織物在汽車應用中范圍不斷擴大,汽車工業(yè)已經成為產業(yè)用織物的一大消費對象。國外汽車用紡織材料占所有產業(yè)用紡織材料的1/3,西歐近年來車用紡織材料已達產業(yè)用織物的35%的最高比例,而中國汽車用紡織品需求將以每年15-20%的幅度增長。據交通部的規(guī)劃,2005年汽車產量達到289-336萬輛,紡織品需求量可達17.85萬噸,2010年汽車產量達到389-472萬輛,需要紡織品26.73萬噸。另根據英國DRA公司透露,預測在2005年全球汽車用紡織品將達192.8萬噸,2010年將達238萬噸。這股動力給中國汽車用紡織產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各有潛力誰拔頭籌
據中國產業(yè)用紡織品協(xié)會理事長朱民儒介紹,每輛車約需各種紡織品42平方米左右,(約重16公斤),雖然紡織品在汽車制造業(yè)中大約有40種以上的用途,但目前國內最明顯的應用領域還是在地毯、車門內裝飾板、車頂襯底、座位、安全帶、安全氣囊等,預計今年全國汽車用非織造布約需6250萬平方米,汽車用地毯需用量為1200萬平方米,汽車座位用紡織品需求量為130萬平方米。
在安全氣囊方面 英威達(INVISTA)紡織品經營服務(上海)有限公司是汽車安全氣囊行業(yè)內最主要的纖維供應商之一,其擁有的尼龍6,6HT安全氣囊纖維堪稱業(yè)內首選。INVISTA公司的客戶經理詹益輝先生介紹,國內市場目前來說安全氣囊基本上都是進口。去年整個中國花在安全氣囊進口是一億六千萬美金,差不多進口了150萬個模塊的安全氣囊,國產約有不到20萬個,目前國內有一些廠家開始做安全氣囊的袋子,整個模塊及里面用的紡織品用的原料目前為止100%是進口的。它看起來是一個簡單的織物,但它是安全零件,對性能的要求比較高,另外質量的穩(wěn)定性也是比較高。
還有汽車廠要去改換材料的話,轉換成本是非常高的,冒的風險也是相當高的,從原來的供應商轉換成另外的供應商,轉換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因為從織布廠到裁減縫紉到后面要做很多的測試和評估。國內企業(yè)發(fā)展不起來最大的原因是中國的汽車的主力廠都是與國外合資的,技術的主導權是在外方的,這是一個大的背景。另外安全氣囊對于人們來說,是一個黑匣子,出任何的事情就找零部件供應商去承擔任何責任,萬一有索賠賠償是非常厲害的,所以很多廠家不愿意去碰它。把這個決定權交給全世界比較大的一些安全零部件的廠家。第一年很好,第三年也很好,但是到第十五年的某一天出事,同樣是要索賠很厲害的,整個公司索賠金額再加上股票跌下來,公司倒閉的可能都有。
詹先生認為,如果是做裁減和縫紉的話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的,從上下游來看可能從行業(yè)中的不同的切入點吧,看企業(yè)從什么地方切入,如果是挑比較難的,可以從最難的原料入手,目前國內是誰都不敢輕易去試的。如果原料是一些別人使用過的,然后國內企業(yè)只是做一些加工和一些物理性能的改變, 相對來說可能會比較有機會一些。最好從簡單到難,越做越深,不要上來就是難的,國內還是有機會的也有可能與國外的一些廠家搞一些合資,或者是技術轉讓等,可能通過這樣的途徑會比較快一點。我們公司只是做原料,提供絲的。看上去只是一個紡織品原料,但是對它的性能的要求比較高,時間的跨度要非常的長,然后產品的質量的穩(wěn)定性要非常高,不能說這一批非常好,下一批就可能會差一點,不能有不穩(wěn)定的時候。
詹益輝先生還說,"我們已經對外正式宣布第一個正式投資生產這個絲,是中國第一家在中國本土來生產汽車安全氣囊用尼龍絲的廠。我相信中國未來市場的情景一定是非常好的,中國汽車的產業(yè)已經非常好,會變成全世界產量最大的一個國家,然后在安全氣囊這個行業(yè)以前大量是進口,但是下面一步就會看到大家慢慢的會國產化,這些大的零部件廠已經在國內投資了,他們就會去國產化,去找國內的原料,第三步就是肯定會找國內的供應,以后就會大量的出口,所以紡織產業(yè)還是有他的優(yōu)勢的。
在汽車座椅方面 上海福海龍織物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汽車內飾的公司,在其銷售計劃書中明確的寫著公司未來目標金額是:2003年公司銷售金額為九千五百萬元,預計2004年達到一億一千萬元,2005年達到一億八千萬元,2006年則應上升約為二億二千萬元,是什么使福海龍對汽車座椅面料市場有如此大的信心?
福海龍公司的銷售部一科科長韓超談了他對未來中國汽車車內布飾市場的看法。他認為,用面料做汽車座椅是比較舒適的,因為皮革質座椅在夏天被曬后會很燙,駕馭者在上車前肯定要先打一會兒空調讓座椅涼下來后才能坐進車內,冬天也是如此。但是面料相對來說就沒有這樣的問題,所以就北美市場來說,發(fā)展的趨勢是大量使用汽車座椅面料,布飾座椅占市場的60%-70%左右,未來有人預測甚至可以達到80%,另外,現(xiàn)在在國際上座椅布飾比較流行還有環(huán)保的原因,真皮座椅畢竟受到資源的限制,在數量及價格上都很難以大量使用,如果用人造革座椅,黏合劑中的苯等化學成分對人體的傷害比較大,而面料就會好一些。
基于種種原因,從現(xiàn)在國際和國內市場反映來看,汽車面料座椅也開始入侵高檔車型,而且顏色與花型也越來越新穎。雖然目前還有不少消費者認為真皮座椅顯得豪華、氣派大。這種觀念的轉變是要有一個過程的。就象中國的家具市場一樣,過去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買皮質沙發(fā),現(xiàn)在呢?消費者則認準布藝的沙發(fā)。韓超相信中國消費者的觀念是會一點點轉變的,剛上來買第一輛車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盲目,在汽車外型、性能、品牌和價格上順心就行。但是在以后購買第二、三輛車時,就會考慮很多的問題,所以福海龍非?春闷嚸媪献问袌。福海龍相信中國汽車座椅面料將在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呈現(xiàn)出主導地位。應該說可以達到占60%的市場份額。也正是因為如此,與我們合作后的川島,主要把開發(fā)和技術能力都集中在中國。
當然國內的專業(yè)汽車布飾廠家一定要把布飾的品質和科技含量提高,讓消費者認識到布飾也可以有很好很貴的產品,例如一些有絨毛效果的面料在國內外高檔車中就普遍受到歡迎。還有一種面料與真皮相配搭的座椅設計,既保證了坐的地方的透氣性,看起來又豪華一點。
在談到扭轉消費者觀念的時候,韓超認為,應該是要多方的努力,需要布飾企業(yè)和座椅廠共同引導消費者讓消費者進行親身體驗,告訴他們布飾的優(yōu)點,這樣才能共同創(chuàng)造更大的潛在市場。
在地毯方面 除了座椅和安全氣囊之外,汽車地毯和門戶板、頂棚等也都有極為廣闊的市場,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環(huán)保的問題。如國內有一些地毯背面用的是再生膠,里面含有硫化劑,散發(fā)一種臭味,而門戶板和頂棚今后則需要很多新纖維的開發(fā)和應用。北京馮氏汽車毯業(yè)公司經理馮鈞柱認為,以一年一套的更換頻率,未來中國地毯市場將會很好。
跟隨市場動起來
汽車內紡織品屬于高技術產品,不僅在原料上有較高的要求,而且其加工工藝和后整理也十分復雜。在美、德、日等汽車工業(yè)先進的國家,對汽車內紡織品的研究已到了非常深入的地步。我國在這一方面的研究和生產剛剛起步,雖然市場潛力巨大,但也面臨諸多壓力,中國汽車內紡織產業(yè)的出路就是隨市而動。
看誰更具個性 如今,消費者對汽車的要求已不僅僅是行駛代步,而成為集行駛、休閑、展示個性、身份象征為一體的綜合載體。雖然從整體來說,大規(guī)模大批量生產是最經濟的生產方式,但消費者對于個性化和多選擇的要求卻日趨強烈,他們無論是對外觀色彩造型還是內部設計,甚至對某些裝飾細節(jié)都變得越來越挑剔。為迎合消費者所有這些需求,不同種類的汽車新名詞便相應出現(xiàn)并且表現(xiàn)出種類劃分越來越細致的趨勢,例如"休閑型汽車RV"、"運動型汽車SUV"、"多功能汽車MPV"、等等。為提高競爭力,汽車生產商必須囊括這些不同的分類,并且盡可能地在每個分類里面為消費者變幻出更加多的選擇可能。
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汽車內飾面料開發(fā)的多樣化、個性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譬如運動型多功能越野車除去特殊用途外多為時尚的年輕人士所喜愛,內飾整體視覺效果要符合駕車者的前衛(wèi)以及喜好冒險的心理;而商務用車的內飾感覺應該與商務世界的嚴謹高效相吻合,灰色調和小型規(guī)則圖案是設計中的首選。
你降我也降 現(xiàn)在整車生產商大都只是扮演一個最終組裝的角色,其零部件均從基本固定的供應商采購,而這類直接供應商又同時具有具有其自己的原料供應商,在這樣一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網絡中,一旦整車廠做出任何調整生產工藝或者降價的決定,供應商們將不得不迅速及時地做出反應,否則便有被從這個網絡中除名的危險。
武漢博奇裝飾布有限公司市場部的宋光輝先生解釋,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是有目共睹的,客戶要求汽車面料廠家降低價格,使得內飾廠家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降低成本是這些面料供應商們共同關心的問題。如何降低成本呢?汽車面料是一種專業(yè)化產業(yè),有許多專業(yè)的技術要求和標準。內飾廠家降低成本卻不能夠降低標準。只能內部挖潛力,提高效率,降低消耗,提升質量,減少廢品率,給國內企業(yè)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快速反應有多快 除了應用更加經濟合理的生產工藝和生產原料之外,生產周期的縮短也成為降低成本的一個重要途徑。以往完成一款新車型從最初設計到最終推向市場的最短周期一般為三年,這個數字現(xiàn)在已經被大大縮減,有的整車生產商甚至宣布可能降低至一年甚至更短。
武漢博奇裝飾布有限公司市場部的宋光輝先生的說,"現(xiàn)在汽車廠商對面料供應商的交貨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為,這些汽車廠商在面料上基本都是零庫存,以減小他們的經營風險。譬如他們早上要20米面料,面料廠只能給20米,30米是不會要的,然后下午再要20米,我們就再給送20米。"宋先生談到這里有些無奈,但也表示由于車型變化比較快,每一種車型采用的面料都不同,而且同一種車型在用一段時間后也會更換面料,這不存在合理不合理,如果要生存的話,市場的需求就是汽車面料供應商的追求。
誘人的國際采購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國外整車和零配件產業(yè)資本大量涌入,制造業(yè)加快轉移,一些汽車用紡織企業(yè)已經跨入跨國公司全球采購網絡。武漢博奇裝飾布有限公司目前90%還是銷往國內市場,但現(xiàn)在正在參加美國通用公司的全球采購的競標。宋光輝認為,這不僅可以更快提升國內企業(yè)的技術,同時也為企業(yè)開拓了廣闊的市場。
現(xiàn)在國際汽車行業(yè)在采購管理上已應用信息技術,美國三大汽車集團共用同一交易平臺,實行電子商務采購、網上交易。三大集團把所有供應商資源拿到這個信息平臺上來,采購交易直接在采購平臺上完成。同時國外汽車制造商也已應用了計算機輔助供應鏈管理系統(tǒng),國內汽車用紡織品供應商要拓展海外市場,加入全球采購體系,應該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xiàn)與采購商和制造商的信息快速傳遞。
給消費者把脈 最終要面對的是真正具評判資格的消費者。汽車內飾織物的設計同服裝設計以及家居紡織品設計雖然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是從引導消費的角度來說,他們都是相通的。必須以詳盡的消費者資料作為依據,包括他們的年齡、職業(yè)、愛好傾向、心理特征等等。在此過程中,有一個重要概念需要明確,那就是對目標消費者的準確描述,也就是市場定位。比如消費者是"20歲到30歲的單身女性"還是"50到60歲的退休夫婦"、是"白領階層"還是"瀟灑SOHO一族"等等。
但是,充分考慮消費者的需要,并不等同于簡單地一味地迎合顧客的口味。一款好的內飾織物設計除了能夠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之外,同時也應該能夠恰當地引導消費者的審美取向。與服裝以及家紡產品設計不同,汽車內飾織物的使用周期遠長過于前兩者。一款當季流行的服裝款式在下一季可能就會被淘汰出衣櫥,而內飾織物必須讓駕乘者在至少三到五年之內不會產生過時、落俗的感覺。所以,內飾織物的設計必須在分析理解消費者審美特征和時尚流行的前提下,將其設計理念落腳點放在超前于大眾流行或者說引導大眾流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