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綠色壁壘”已經嚴重影響到深圳的皮革出口,據(jù)統(tǒng)計,今年1至5月,廣東對歐盟出口的皮革手套和皮革服裝降幅分別高達69.1%和61.2%。深圳作為我國最大的皮革出口口岸,盡管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應對措施,但今年上半年皮革產品中的皮革手套、皮鞋和皮革服裝等出口降幅依然很高,有的甚至超過50%以上。
歐盟的“關于禁止使用偶氮染料指令”已于2003年9月正式實施。此外,歐盟對皮革制品有毒有害物質的檢測也愈加苛刻,在“歐盟未來化學品政策戰(zhàn)略”基礎上又出臺了“關于化學品的注冊、評估、許可管理辦法”(簡稱REAC法規(guī)),這份法規(guī)表面上是一部規(guī)范歐盟成員國內部化學品管理的法律,實際上則涉及進口商、相關產業(yè)等多個領域,對國際經貿格局形成巨大的沖擊。
近期,歐洲一些大型連鎖企業(yè)也增加了對深圳等地紡織皮革成衣化學測試的項目和內容,目前一件成衣的測試項目已高達15種以上,測試內容多達10余項,甚至因其中一項檢驗不合格而拒收全批訂單。這一系列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出臺,將在相當長時間內成為制約我國皮革及其制品出口的瓶頸。
有業(yè)內專家指出,皮革產業(yè)要克服歐盟的綠色壁壘給出口帶來的不利影響,最重要的是要發(fā)展特色產業(yè),整體提升行業(yè)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