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記者從紹興檢驗檢疫局獲悉,歐盟對我國35類紡織品提起反傾銷訴訟后,又從6月30日起在各成員實施一項2003/03/EC新指令。該新指令規(guī)定:禁止在紡織品和皮革制品上使用“藍色素”,并禁止在市場上銷售仿含“藍色素”的紡織品和皮革制品,此舉使紹興的紡織服裝產品出口再臨嚴峻考驗。
據(jù)悉,歐盟新指令認定“藍色素”具有很高的水生毒性,且不易降解,會隨廢水排放后污染環(huán)境。該指定要求歐盟各成員國將本規(guī)定立即轉換成本國法規(guī),并從2004年6月30日起生效。
紡織服裝是紹興的主要出口產品,約占全市出口總量的76%。而歐盟各成員國又是紹興紡織服裝產品的主要出口地,僅在去年,紹興35類紡織品對歐盟出口額就達2.35億美元,占全國的47%,占全省的67%。有關專家稱,6月30%日起實施的歐盟2003/03/EC新指令給紹興紡織服裝產品的出口帶來的影響將是極為嚴重的。
紹興檢驗檢疫局的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歐盟之所以在啟動35類紡織品反傾銷訴訟后又緊接著實施新指令,其背景頗為微妙。首先,按照烏拉圭回合中簽訂的紡織品服裝協(xié)議,從2005年1月1日開始,所有紡織品和服裝的進出口貿易的限制將被取消。歐盟擔心如果不在此之前采取必要的措施,歐盟的紡織品和服裝市場,將會在2005年之后被中國產品壟斷;其次,目前歐盟從事這類產品的生產企業(yè)已連續(xù)6年虧損,他們把虧損原因歸結于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在歐盟市場的大幅增加。
為了應對歐盟新指令設置的貿易壁壘,紹興已有少數(shù)企業(yè)聞訊而動,積極應對,但絕大多數(shù)對此尚不甚了解。為此,紹興檢驗檢疫局有關專家提醒,紹興紡織服裝出口幾近全國的一半,故應關注歐盟2003/03/EC新指令,并熟悉新指令內涵,積極采取措施應對。
新聞附件 何謂“藍色素”?
根據(jù)歐盟2003/03/EC新指令的指示,所謂“藍色素”是一種混合物,屬偶氮染料的范疇。該混合物包含兩個組分,其分子式分別為C39H23ClCrN7012S2Na(CASNO:118685-33-9)和C46H30CrN10O20S23Na(無CASNO)。據(jù)歐盟有關官員介紹,該“藍色素”的商品名稱為“海軍藍018112(NavyBlue018112)”或“藏青018112(Navy018112)”。由于它是一種混合物,沒有單獨的CASNO或Cl索引號,且又是一種新物質,因而在某些手冊中無法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