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國家追加的一批100萬噸棉花進口配額,讓棉花的進口環(huán)境趨于寬松,今年年初棉紡企業(yè)一哄而上盲目搶購棉花的現象已得到遏制。從青島海關了解到,山東口岸已出現棉花進口價格、數量雙回落之勢。
山東岱銀紡織集團進出口部經理王旗說,去年國內棉花減產,導致去年10月到今年3月半年之中,國際市場原棉價格從13000元/噸迅速漲至17000元/噸,而且大多棉紡企業(yè)預測棉價會繼續(xù)看漲,于是紛紛搶購棉花,再加之進口棉花配額不足,使得一些中小紡織企業(yè)被飛漲的棉價逼得關門停產,大企業(yè)也是舉步維艱。但現在這一情況已出現好轉。
從青島海關的統(tǒng)計圖表中也可以看出,2004年前5個月,山東口岸進口棉花的價格呈現先揚后抑。不僅如此,棉花單月進口量與價格變化趨勢也高度相似,呈先升后降走勢,棉花進口“買漲”跡象明顯。
棉花進口“買漲”現象造成今年以來山東省棉花進口量大增。據青島海關統(tǒng)計,今年1-5月份,山東口岸共進口棉花49.7萬噸、價值8.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6倍和2.4倍。
青島海關人士指出,棉花進口價格、數量出現雙回落的原因,除了國家追加大量配額外,還有棉紡企業(yè)受國家緊縮銀根政策影響而資金緊張,從而抑制了進口積極性。
不僅如此,6月1日棉花期貨經國家批準在鄭州期貨交易所上市,也進一步優(yōu)化了我國的棉花流通渠道。
山東省農業(yè)廳棉花指導站站長鄭繼友分析說,今后棉花供需及價格將不會出現大的波動。這是因為,預計今年全國棉花產量將達到600萬噸,比去年增加20%以上。到2005年,中國棉花進口市場將完全放開,并統(tǒng)一取消配額管理,未來棉紡企業(yè)可以根據國際價格的波動,階段性地直接從國際市場上采購棉花,棉花流通體制將真正做到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