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有關棉花政策和產量等因素的影響,今年新疆原棉進出口形勢較去年同期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呈現進口激增、出口銳減的態(tài)勢。
據烏魯木齊海關統(tǒng)計,今年1到5月,新疆進口原棉2萬噸,貿易值330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6.2倍和8.6倍;同期出口只有3000噸,同比下降1倍。
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新疆原棉進出口發(fā)生變化主要是因為新疆的主要貿易伙伴發(fā)生了變化。今年新疆進口原棉主要來自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美國和土耳其等國家,一改去年僅從哈薩克斯坦進口的單一局面。而在出口方面,對印度尼西亞、韓國、泰國和臺灣等傳統(tǒng)伙伴的出口出現大幅下降,平均下降了95.3個百分點;對日本出口原棉出現大幅增加,1-5月對日出口原棉貿易值為136萬美元。
與此同時,貿易方式的多樣化也使新疆原棉進口大增。除以往的一般貿易和
邊境小額貿易方式外,進料加工貿易成為新疆原棉新的進口方式。
此外,按照WTO規(guī)則,我國逐年削減了棉花進口關稅稅率和棉花出口補貼,再加上今年我國國內棉花收購價居高不下,出口利潤空間縮小,新疆原棉出口因此出現大幅下降。
有關人士因此建議,應當建立原棉價格協(xié)調管理機制,由市場形成的收購價格及其波動幅度來體現國內國際棉花供求形勢變化,地區(qū)之間、企業(yè)之間也應積極加強溝通,杜絕出現收購秩序混亂情況,以此來增強新疆原棉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