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普通的遠紅外功能性材料在納米級結構時,由于量子效應,它的遠紅外發(fā)射性能會得到顯著的提高。遠紅外功能性毛織物整理就是將能高效發(fā)射遠紅外的材料附著在紡織品中,使其放射出遠紅外線。
納米遠紅外功能性織物整理劑配制技術:
有機-無機復合納米材料的制備——根據(jù)納米材料的制備特點,選擇了液相法生產納米微粒,通過控制化學反應來實現(xiàn)形成納米結構材料,分別制備了ZrO2、TiO2等納米材料,采用氯氧化與氨水反應制備氧化:ZrOCL2+2NH4OH→ZrO2+2NH3+2HCL+H2O;采用鈦酸丁脂水解制備二氧化鈦:Ti(OCCH2CH2CH3)4+2H2O+2O2→TiO2+4CH3CH2CH2COOH。
粘合劑材料選擇——經溫升值及耐洗滌性能實驗比較,有機硅樹脂的性能最為優(yōu)異,故采用有機硅樹脂作為遠紅外整理劑的粘合材料。另經實驗可知在ZrO2:TiO2為2:1時,遠紅外溫升效應達到了最大值。
納米遠紅外毛織物產品開發(fā):
納米遠紅外工藝——通過涂層整理實現(xiàn),涂層整理是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采用納米陶瓷粉末與粘合劑混合,使其能均勻附著于織物表面,形成牢固的結合,并具有良好的耐水洗性能。
納米整理劑對毛織物用量的選擇——隨著納米整理劑用量的增大,織物中整理劑的吸附量隨之增加,當owf值大于3%后,吸附值的變化非常微弱。
納米整理劑整理毛織物時恒溫水浴鍋中水溫的選擇——隨著恒溫水浴鍋中水溫的增加, 整理劑的吸附量隨之增加,當溫度值大于400C后,吸附值的變化非常微弱。
納米整理劑整理毛織物時浴比的選擇——在owf一定的條件下,浴比的增加意味著相應體積濃度的減少,當浴比較小時,整理劑溶液不能對織物充分潤濕,隨著浴比的增加, 整理劑的吸附量隨之增加,當浴比大于1∶10后變化十分微弱。
納米整理劑整理毛織物時恒溫水浴鍋中浸漬時間的選擇——隨著恒溫水浴鍋中浸漬時間的增加, 整理劑的吸附量隨之增加,當時間大于10min后,該值的變化不十分明顯。
納米整理劑整理毛織物時不同烘干溫度的選擇——不論全毛還是毛混紡織物,隨著烘干溫度的增加, 整理劑的吸附量隨之增加,當烘干溫度大于后,該值的變化較小。
由此確定最佳工藝參數(shù)組合:納米遠紅外整理劑用量3%;整理溫度40~45度;整理時間10-15min;浴比1: 10~1: 15;烘干溫度100~1100C。
有機—無機復合處理技術通過對納米材料的有機保護,有效的防止納米材料的二次團聚現(xiàn)象。通過對比實驗,選擇了與有機硅粘合劑混合,形成了穩(wěn)定的納米遠紅外織物整理劑。利用工藝對比試驗,確定了最佳的應用整理工藝。將該技術應用于實際生產中,成功地開發(fā)出納米遠紅外毛及毛混紡產品。產品具有獨特的保暖、保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