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CEPA零關稅商場在廣州“開花結果”后,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馬上加緊籌劃開辦CEPA零關稅商場。與此同時,浙江的紡織服裝民企卻“反彈琵琶”,日前,紹興馬山鎮(zhèn)服裝公司已赴港籌措開設香港分廠事宜。
《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規(guī)定,部分原產于香港的商品,2004年將以零關稅進入內地市場,其中涉及紡織服裝產品的稅目達到87個。浙江的紡織服裝民企從中覓到了商機:按CEPA原產地原則,服裝生產沿用現時出口歐美的工序,只要織片和縫挑在港進行即可兼做內外銷,即同一生產線、同一工序可同時出口內地和歐美,遂紛紛動起了到香港開設新廠或干脆買廠的念頭。
到港設廠還有一個原因,根據CEPA規(guī)則,歐美服裝品牌產品的加工工序根據20%或者25%的原產地規(guī)則放在香港生產,就可以享受零關稅并且不受配額限制。不少國際一線品牌已開始籌劃以合資的形式,到香港設立基地生產,或者把生產線賣給香港公司,搭順風車,進入內地市場,這同樣也在吸引著內地的服裝企業(yè)。
先行一步的馬山鎮(zhèn)服裝公司負責對外貿易的俞經理說,他們計劃讓香港分公司做貼牌生意,現在外國品牌在國內已有銷售網絡,受到CEPA的吸引,抽單到香港生產的肯定會增加。另外,服裝面料免稅也是不小的誘惑。歐美品牌幾乎都選用進口料,要是內地企業(yè)從國外直接進口面料,報關要交20%左右的關稅,甚至更高。而香港是自由貿易區(qū),企業(yè)進口布料、毛料在港制成成衣后,無論銷往歐美還是內地,布料、毛料和成衣都無需支付關稅。
但是,赴港設廠如果沒有非常雄厚的資金和產業(yè)支撐,對大部分服裝企業(yè)來說,根本難以生存。浙江土產畜產進出口集團公司楊冠雄說,在香港中環(huán)設立一個80平方米的辦事處,年租金就要20多萬港幣。到香港設廠,享受到的優(yōu)惠要多于新增的成本,企業(yè)才能嘗到甜頭。在成本壓力下,只有名牌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才能夠在香港生存下來。
嘉興市紡織行業(yè)協(xié)會管理人士說:“和一些堅守品質的港商一樣,在香港設生產線的內地企業(yè),應該走高檔路線,這樣才有競爭力,這種策略不再只是基于成本的考慮,而意味著有更高遠的打算。”
與此對應的是,在CEPA原產地規(guī)則中,產品附加值定在25%左右。這也就是說,產品要在香港制造工序中,實現25%的增值。這足以吸引內地企業(yè)去投資建廠。而且,從今年起,服裝行業(yè)出口退稅大幅降低,為了消化成本,大多浙江服裝企業(yè)已經不甘心做貼牌生意,他們開始自創(chuàng)品牌。CEPA落實后,浙江民企可以聘請當地設計人員做高級品牌,并把核心部分放在香港生產,再進入內地完工、分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