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過的大量廢舊可樂瓶、礦泉水瓶等,每天都被走街串巷的小商販收撿、打包、運走。你能想象,這些廢棄的瓶子會搖身一變,成了身上穿的衣服、睡覺蓋的被子、地上踩的地毯、墻上掛的窗簾嗎?
這是真的!昨天上午,在省發(fā)改委舉行的浙江省暨杭州市2013年“全國低碳日”應對氣候變化主題展覽上,記者看到了一件用塑料瓶為原料做的衣服。
外觀看,它和普通的白色男士T恤沒什么區(qū)別,摸上去質(zhì)地也比較柔軟,只有標簽上的成分透露了它的身份:再生纖維產(chǎn)品。
“這件衣服全部是用廢舊塑料瓶做的,15個礦泉水瓶就能做這樣一件T恤。”海利環(huán)保纖維有限公司行政部吳主管介紹,他們公司就是這件衣服原料(再生聚酯長絲俗稱再生滌綸纖維)的供應方。
對于消費者來說,這個面料有一個好處:質(zhì)地輕薄、透氣,具有較好的導汗排濕功能,可以替代以往的原生纖維(直接從石油從提取)。
一旁展示的還有各種花色窗簾、裙子、毛絨玩具填充物,他們的源頭都是同一個——廢舊塑料瓶。
“除了瓶蓋和標簽,瓶子其他部分統(tǒng)統(tǒng)可以利用起來,利用率最高可以達95%!眳侵鞴苷f。
這些廢舊的塑料瓶是如何變成衣服的?這個工藝聽起來并不復雜:
廢舊可樂瓶、礦泉水瓶等是石油產(chǎn)品(成分是PET,學名聚酯),回收后經(jīng)過全自動清洗處理線進行整瓶清洗,然后把瓶子加工成碎狀瓶片,通過全自動紡絲設備加工成再生聚酯長絲,這就是面料的半成品了,供應給下游的服裝紡織面料企業(yè)。這個加工,基本是“原生態(tài)”的,比如藍色的瓶子加工成藍色的長絲,綠色的瓶子加工成綠長絲,省去了部分染色環(huán)節(jié)。最后,通過紡織設備,服裝、窗簾、玩具、家紡就出爐了。
這個再生聚酯纖維的最大特點是低碳環(huán)保。過去,這些廢舊瓶子由于體積大、重量輕、利用價值低,被隨意丟棄在城鄉(xiāng)的犄角旮旯,成為令人頭痛的垃圾;如果采用填埋、焚燒等處理辦法,又會造成二次污染。而現(xiàn)在這個循環(huán)經(jīng)濟的辦法,將它們變廢為寶。
來看一下它們的成本賬:
15~20個500mL的聚酯瓶可以制作一件上衣。
5個2L聚酯瓶再生纖維可以制成0.09平方米地毯。
35個2L的聚酯瓶可以制成一個睡袋所用的全部填充纖維,再生滌綸行業(yè)回收1噸,減少3.2噸二氧化碳排放。
1噸廢聚酯瓶可以生產(chǎn)0.9~0.95噸左右的再生滌綸纖維,少用1.5噸石油,節(jié)省3立方米的填埋空間。
其實,就在不經(jīng)意中,再生纖維已經(jīng)走進了尋常百姓的生活中,國際上近年來也非常流行。
從2010年開始,Nike所生產(chǎn)的高性能球衣就已經(jīng)使用了約1.15億個可再生聚酯瓶;NBA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以及英國球星維恩·魯尼都穿著用回收聚酯瓶材料生產(chǎn)的球衣;國際著名奢侈品牌LV等,也在推廣使用再生材料。(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