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運動行業(yè)的重磅傳聞,當屬安踏可能收購銳步的消息。
據(jù)多家媒體報道,安踏集團即將收購美國品牌管理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ABG公司)旗下的銳步品牌,并已經完成了實繳。對此,安踏集團表示:“不對市場傳聞發(fā)表評論,建議以公司官方發(fā)布的信息為準”。
雖然安踏再次重申“不予置評”立場,沒有承認但也沒有否認此次市場傳聞。
銳步品牌的興衰歷程頗具戲劇性。品牌成立于1958年,到1985年的銷售額就達到3.07億美元,并在一年內翻了三番,1986年達到9.19億美元。到了1987年,銳步以14億美元的銷售額超過了耐克9億美元的年銷售額,成為了當時全球第一運動鞋品牌。
1991年,該數(shù)字上漲到27億美元;2001年銳步與NBA達成合作成為NBA運動服獨家制造商,此后還奪下NLF聯(lián)賽的服裝贊助權;2006年阿迪達斯38億美元收購銳步,以擴大其業(yè)務并更好地抵御運動鞋巨頭耐克。
收購銳步的行為為阿迪達斯集團帶來了極大的短期收益,2006年阿迪達斯的營收比較之2005年上升了52%。但從2006年以后,銳步就陷入了長時間的迷茫期;2009年,銳步遭遇塑身廣告爭端;2012年銳步陷入廣告宣傳語的風波。
2016年,Kasper Rorsted 出任阿迪達斯CEO后,曾推出一系列措施以期改善銳步長期低迷的表現(xiàn),如關閉表現(xiàn)不佳的店鋪,進一步削減開支等。
長期虧損的銳步直到2018年才終于扭虧為盈。2019年初銳步恢復盈利。不過,在疫情的打擊下,銳步品牌的恢復計劃被中斷,迎來被出售的結果。
2021年2月16日,阿迪達斯宣布已經完成了“銳步戰(zhàn)略選擇評估”,決定正式啟動剝離銳步的程序,銳步的業(yè)務也從2021年第一季度起叫停,最終ABG以25億美元價格從阿迪達斯買下銳步。
也就是在2021年,第一次傳出安踏有意向收購銳步,根據(jù)當時的報道,在為確定接盤者ABG之前,包括中國的安踏體育以及持有Timderland和North Face的美國威富公司以及一些私募投資公司都是潛在買家。
今年亦是第二次傳聞安踏要收購銳步了。而業(yè)內普遍看好安踏的接盤實力,或許是基于安踏對FILA的成功轉型,2009年收購時年虧損FILA,如今營收已超260億元。
另外始祖鳥、薩洛蒙、迪桑特、可隆等案例皆在證明,安踏的這種品牌重塑能力,正是銳步迫切需要的。
但分析此次銳步收購傳聞,安踏面臨三重挑戰(zhàn),首先是財務壓力,阿迪達斯在2006年花費38億美元收購,后以25億美元出售給了ABG公司(大部分為現(xiàn)金),相當于打了65折。
如今ABG如果要賣銳步,或許根本不會打折,甚至要價必然高于當年25億美元的出售價,而安踏剛完成約21億元人民幣的狼爪收購,獨吞銳步至少要準備180億人民幣現(xiàn)金。
截止2024年底,安踏集團(不包括亞瑪芬)錄得經營活動現(xiàn)金流入凈額為人民幣167.41億元,雖然官方公布集團持有的現(xiàn)金及現(xiàn)金等價物、銀行定存及已抵押存款合計達522.11億元,但查詢單項-現(xiàn)金及現(xiàn)金等價物期末余額:僅113.9億元人民幣。
或許聯(lián)合收購亞瑪芬的財團伙伴們更靠譜哦。
從戰(zhàn)略角度看,安踏的目標明確,要做世界的安踏,全球化多品牌是其非常明確的增長點。而根據(jù)2024年財報顯示,主品牌與FILA合計貢獻85%營收,這種集中度過高的局面亟待改變。銳步在歐美市場的渠道資源與知識產權,或許能彌補安踏全球化運動板塊布局的短板。
綜合來看,安踏需要評估的不僅是收購價格,更是銳步能否成功轉型的模式。若能將交易價格控制在30億美元以內,并獲得ABG或者其他伙伴的支持,成功概率可能更高。
正如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收購亞瑪芬時所言:“以當今中國公司的品牌運營能力,在30年內做出一個始祖鳥或威爾遜,可能性幾乎為零。而通過收購,并以中國市場為潛在增長空間,則可能完成一次脫胎換骨!
現(xiàn)在,業(yè)內正密切關注這位"并購狂人"能否再次創(chuàng)造商業(yè)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