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mixfitmag.com
二戰(zhàn)后的橫須賀港,大批美國士兵撤離回國,有一位士兵將他的飛行員夾克帶到當?shù)氐囊婚g裁縫店,要求師傅將自己的名字和自己的這段經歷用彩線繡在夾克上,以作紀念。這就是第一件橫須賀夾克的誕生。而如今,時裝設計師們不約而同地再度愛上了這件意義特殊又個性強烈的手信單品。橫須賀夾克,掀起了一股從伸展臺蔓延至街頭的全新風潮。
橫須賀港的紀念手信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根據(jù)日美兩國簽訂的《日美安全條約》,日本神奈川縣的橫須賀市成為了駐日美軍軍港,從此美軍便派出航空母艦駐守當?shù)。位處東京灣、作為東京“大門”的橫須賀,因為地理環(huán)境關系,自然成為美軍進駐日本的軍事?lián)c,并迅速發(fā)展成為繁榮的軍港,F(xiàn)時日本的海上自衛(wèi)隊及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司令部仍是設立于此,這是美軍在亞州最大的軍事基地,同時亦是美軍于西太平洋中非常重要的軍事戰(zhàn)略要點。
二戰(zhàn)后,駐扎在橫須賀軍港的美軍在淘當?shù)氐募o念品帶回國,并最先在自己的制服上繡上與日本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圖案
因為橫須賀當?shù)厥a各類型的刺繡綢緞制品,所以當時不少駐守橫須賀的美軍便拿著自己的制服、棒球夾克或是MA-1飛行員夾克,結合各款充滿日式傳統(tǒng)文化的刺繡圖案,設計出極富紀念性的“Souvenir Jacket”,帶回美國以作紀念。
于是橫須賀夾克的英文名為“Souvenir Jacket”,但日文則為“Sukajan”,“Suka”是“Yokosuka”(橫須賀)的簡稱,“Jan”則是“Jumper”的日語縮略。
最早出現(xiàn)在1940年代的橫須賀夾克剛開始還是應每一個人的到店需求,由師傅逐一定制的。而后有一家企業(yè)將這種原本相對私人化的小作坊式的紀念品真正投入了大規(guī)模的量產,并從日本走向了世界各地的美軍基地。
更多精彩內容點擊服裝流行資訊頻道:http://www.ycsk.com.cn/info/c010.html
想接單,請點擊“服裝加工訂單”:http://fzjg.tn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