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粵東的陸豐市碣石鎮(zhèn),憑借一條從越南經(jīng)廣西入境再到碣石的走私路徑,近年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洋垃圾”交易市場,大量國外舊衣物經(jīng)此中轉(zhuǎn)流入國內(nèi),而這些“洋垃圾”再經(jīng)物流銷往全國各地,其中便包括南昌丁家巷。
記者走訪中發(fā)現(xiàn),南昌丁家巷、西湖橫街等“洋垃圾”服裝店大多盤踞10多年,盡管多次整治但屢禁不止,經(jīng)營戶長年和執(zhí)法人員玩“躲貓貓”,如何根治成為亟需解決的難題。
“洋垃圾”服裝未經(jīng)消毒直接售賣。
廣東碣石鎮(zhèn)“洋垃圾”服裝大量流入南昌市場
如果有人告訴你,這世上有一個地方遍地服裝卻無人撿拾,你肯定會嘲笑這純屬無稽之談。但若你親自到廣東省陸豐市碣石鎮(zhèn),便會相信“衣比紙賤”絕非天方夜譚。在那里,衣服賤到了什么程度?一件件衣服如垃圾一樣,從載滿服裝的三輪車上掉落地上,卻無人理會。
在廣東陸豐碣石,一個擁有33萬人口的海邊大鎮(zhèn),據(jù)說有1萬個碣石家庭靠販賣那些外國人——甚至是外國死人淘汰的舊服裝發(fā)家致富,他們把這些衣服賣進了中國的千家萬戶。
據(jù)報道,碣石鎮(zhèn)有幾個“洋垃圾”集散地,通過海上走私的方式,平均每天都有一個集裝箱的服裝運到這里來。而每個集裝箱可以裝1000大包的服裝,每包重100公斤左右。假設每件衣服重0.5公斤,單個集裝箱可裝約20萬件,初步估計,每年的“洋垃圾”服裝銷量約上億件!
“我們的外貿(mào)衣服就是從廣東碣石那邊批發(fā)過來的!庇浾咴谀喜〖蚁铩把罄币粭l街走訪時,有店主告訴記者,他們所賣的舊衣物大多來自于碣石,通過物流的方式源源不斷地銷往南昌。
打著外貿(mào)服裝幌子賣“洋垃圾”90后成購買主力軍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這些“洋垃圾”服裝搖身一變,打著“外貿(mào)服裝”等名號,堂而皇之地進入虛擬的網(wǎng)絡市場,由于款式新穎、獨特,備受年輕人追捧。有網(wǎng)商打出“僅此一件”的口號,迎合年輕顧客,銷量頗豐。
“由于大多是日韓的衣物,在款式設計上比較新穎,備受年輕人青睞,90后是‘洋垃圾’服裝購買的主力軍!蹦喜形骱䥇^(qū)工商局中山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受年輕人歡迎是這些店鋪“長盛不衰”的一大原因。
記者發(fā)現(xiàn),這些外貿(mào)服裝的價格呈現(xiàn)兩個極端:樣式比較“另類”的,價格較高,一件上衣能賣到100到200元;而樣式大眾化的衣服則相當便宜,二三十元就能買下來。購買這些衣服的顧客也明顯地分成了兩類,年輕人主要購買那些樣式另類的服裝,一些中年婦女則喜歡那些便宜的大眾服裝。
這些衣服存在這么多問題,購買者為什么還如此熱衷呢?一位學生模樣的人對記者說:“這些衣服款式新,別的店買不到,至于有沒有商標、廠址,無所謂,這些衣服也只是穿幾個月,過時了就扔了!币驗閮r格便宜,中老年人也喜歡這些便宜的外貿(mào)服裝,“都那么大歲數(shù)了,還追求什么名牌?”
經(jīng)營戶與工商局“躲貓貓”盤踞丁家巷10余年
早在1985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衛(wèi)生部就發(fā)布了《禁止銷售進口舊服裝的緊急通知》,并在通知中解釋:這些舊服裝,實際上是國外廢棄的破爛。穿著這些服裝,將嚴重危害我國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更有損國格和人格。
國家早已明令禁止,為何“洋垃圾”服裝卻屢禁不止?南昌東上諭亭街正規(guī)服裝店老板王麗(化名)告訴記者,丁家巷、西湖橫街等地的“洋垃圾”服裝店有10多年的歷史了,從沿海城市批發(fā)來的舊服裝,好點的按件批發(fā),差點的就“論斤稱”,幾乎不需要成本,運到南昌以后每件賣幾十塊錢,利潤空間很大。
“這些‘洋垃圾’經(jīng)營戶弄得執(zhí)法部門心力交瘁!蹦喜形骱䥇^(qū)工商局中山分局負責人表示,他們多次聯(lián)合海關稽查局、公安等執(zhí)法部門,對中山路丁家巷等各個巷口的“洋垃圾”服裝店進行突擊檢查,曾一次查繳“洋垃圾”服裝2卡車3000余件,并進行了銷毀。但時隔幾個月,“洋垃圾”服裝又“死灰復燃”。工商人員告訴記者,這些經(jīng)營戶藏身民房,和執(zhí)法部門“躲貓貓”,一遇到檢查就躲起來,等他們一離開又開始販賣,很難根除。
現(xiàn)有監(jiān)管難以根治需建立聯(lián)合整治長效機制
丁家巷等地的“洋垃圾”服裝店是從外地批發(fā)來的,源頭難以控制,存在的歷史時間較長,另外經(jīng)營戶人員成分比較復雜,賣“洋垃圾”是其賴以謀生的手段。對于“洋垃圾”服裝為何難以禁止,有業(yè)內(nèi)人士分析表示,這和現(xiàn)有的法律法規(guī)有一定關系。
據(jù)了解,現(xiàn)有的法規(guī)還是1985年頒發(fā)的一則通知,至今已經(jīng)30年未更新。雖然明文規(guī)定商販不準購進和出售進口舊服裝,但對于違反規(guī)定如何處罰等均不完善。
另外,“洋垃圾”的整治涉及到工商、衛(wèi)生和公安等多個部門,對經(jīng)營“洋垃圾”的監(jiān)管,只有工商一個部門進行監(jiān)管,顯得勢單力薄,效果不明顯。要徹底取締“洋垃圾”,必須實施綜合治理,先完善相關法律,由政府牽頭多部門參與聯(lián)合整治,并建立起長效機制,才能從根本上取締非法舊服裝市場。
相關消息:東莞瘋狂洋垃圾:20元的進口貨多為國外死人衫
獨家調(diào)查“毒”害
東莞:瘋狂洋垃圾
拿貨2.5元一件,單件買10元至30元……東莞虎門有中國服裝名鎮(zhèn)之稱,東莞大朗則以毛織出名,但在這兩個地方,有些攤檔銷售的便宜外國衣服和毛衣,竟是國家明令禁止的“洋垃圾”!
這些“洋垃圾服裝”,不但明目張膽毫無顧忌地進入服裝城店鋪,而且生意相當紅火,還有檔主把生意做到了全國各地。
羊城晚報記者實地暗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洋垃圾服裝”大多來自韓國、法國等地,店鋪老板以每件2.5元不等的價格向全國批發(fā)。
暗訪地:虎門
“庫存批發(fā)”都是舊衣服,躲躲藏藏貓膩重重
都說潮汕有廠,細問卻諱莫如深
二十多元可買進口貨
東莞虎門寨商業(yè)街商鋪林立,人流熙攘,樓上樓下清一色是服裝店鋪。富民時裝城旁有多座服裝批發(fā)商場,下午3點左右,不少攤檔把衣服擺出道路,“25元”、“29元”,寬大的衣服一字擺開,有些衣服脫線掉毛,掀起顯得有些破舊的衣服看商標,明顯是韓國標簽。
記者假裝嫌衣服有點舊而且破了,問:“你這些衣服不會是穿過的吧?”店員笑笑說:“開玩笑,我們老板都在這里賣了幾年了,這衣服回去用針線加工一下就可以了!
記者隨后問對方工廠在哪里?店員遮遮掩掩:“我們的企業(yè)在潮汕,如果你要大量的貨,可以便宜一點!
買貨非得要熟人介紹
一位業(yè)內(nèi)人士告訴記者,部分“洋垃圾服裝”從潮汕流進虎門,借著這幾年韓版服裝興起的風頭,堂而皇之進入服裝市場銷售,在虎門寨振華路有一間專門賣庫存的店,有時候會有這種“洋垃圾”出售。
記者在居民區(qū)一個橫巷里找到了這間疑似出售“洋垃圾服裝”的店,店面有好幾千平方米,分成幾個房間,每個房間里都堆滿了貨物,大廳掛了兩排衣服。
記者一進門,一個30多歲的女人馬上上前,詢問記者是干什么的。記者聲稱想開服裝店,找一些便宜的貨。對方很警惕地問:“是誰介紹你們過來的?”記者答不出來,她馬上說:“我們這里的貨都是正規(guī)渠道的!庇浾呖戳艘幌仑洷硎居幸庀蛸I,希望對方提供電話號碼以方便談生意,女店員告訴記者,他們這里沒有電話,想買貨要自己上門。
記者借口說家在湖北,來一趟不方便,希望對方可以通過網(wǎng)絡提供款式。該店員回答,他們沒有上網(wǎng),想要買衣服就自己來看板,他們不提供其他服務。
藏身出租屋不“露臉”
調(diào)查中記者了解到,虎門有不少這種所謂的“庫存批發(fā)商”,但“露臉”的很少,都是藏在鎮(zhèn)內(nèi)各個出租屋里。他們大多數(shù)只做熟人生意。一位在虎門大道黃河時裝城對面名門華軒做庫存的,就標明每件韓版服裝價格在3.8元到20元之間,充足貨源,100件起批,可混批,多款多色,圖案顏色多樣,配有獨立包裝,質(zhì)量保證!
對此,有業(yè)內(nèi)人士稱:“3.8元能做一件衣服嗎?連人工也不夠啊,是什么貨我就不說了!
暗訪中記者看到,這些“洋垃圾服裝”雖然有點破舊,但勝在價格便宜,生意相當不錯。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買這些衣服的,絕大多數(shù)是在東莞打工喜歡新潮的女性,這些衣服掛上專柜,要價幾百元甚至上千元,在這里雖然看起來舊了點,但單件只賣29元,很便宜!
在“韓國城”附近一家檔口,記者假裝要批發(fā)500件這種“衣服”。老板看記者買這么多,便向記者透露:“這些衣服我們有我們的進貨渠道,吸引了很多內(nèi)地的批發(fā)商光顧,因為價格便宜!”
采訪中,“洋垃圾服裝”的經(jīng)營者都跟記者強調(diào)在潮汕有企業(yè),然而,他們的企業(yè)究竟在哪里?記者問對方拿卡片,他們均諱莫如深,異口同聲稱未帶卡片。
暗訪地:大朗
所謂“工廠庫存”是什么東東?有受騙的網(wǎng)友大爆猛料:
“外國垃圾場、殯儀館里扒出來的”
貪平拿貨僅一成可賣
近日,有網(wǎng)友憤而報料,說自己遭遇了“洋垃圾服裝”——
“我在網(wǎng)上看到了廣東東莞大朗的幾個3元、5元的毛衣店,圖片上他們毛衣不錯,價格只要3元、5元、7元,我想發(fā)財?shù)臋C會來了,就一下子要了700件的貨,3元5元的都有,每個店的量不等,回來了打開一看,2成是垃圾,2成是半成品,2成是發(fā)霉的,3成是超大號的,大得牛才穿得合適,1成是可以賣的,所以我決心公開這個事情,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看到,以免這些禍國殃民的東西繼續(xù)欺騙大眾,因為這些東西根本就不是什么工廠庫存,而是從國外進口的洋垃圾,是從外國的垃圾場、殯儀館里扒出來的帶病菌的垃圾!”
有知情人士透露,東莞大朗鎮(zhèn)雖是中國有名的羊毛衫名鎮(zhèn),年產(chǎn)毛織品過億件,然而在大朗鎮(zhèn)街頭巷尾卻有不少店鋪賣“洋垃圾”,并且已經(jīng)有好幾年歷史。
毛衣批發(fā)價2.5元一件
記者日前來到大朗巷頭的毛織市場,剛下車就看見很多店面上寫有“庫存、批發(fā)”字樣,記者看到,這里有多家賣“洋垃圾服裝”的檔口,不斷有人前來批發(fā)。
在路邊一家小店里,整齊地疊滿了毛衣,一件件裝在塑料袋里,店里還掛著很多顯得很陳舊的樣貨。店里一個小伙子表示自己的貨是最便宜的,而且全國發(fā)貨。
記者走到隔壁另一家店,假稱想批發(fā)1000件衣服,老板說:“2.5元一件,還有更便宜的,買得越多越便宜!崩习暹夸口自己開了兩家檔口,倉庫里有10萬件毛衣。記者詢問毛衣來源,老板稱是“跳樓貨、清倉貨”。記者問單件賣多少錢,“單件10元!崩习逭f。
在這條路的幾家店鋪,記者看到,店里的所有毛衣都是舊的,樣式卻都不重樣。記者掀起毛衣查看,發(fā)現(xiàn)很多衣服的商標已經(jīng)破舊,就算沒破舊的,也全部是外國文字,無法全看懂,有一件衣服上面的商標比較清楚,上面寫著“法國制造( made in FRANCE)”。
內(nèi)地客商一捆捆運走
在調(diào)查中記者了解到,這些毛衣批發(fā)生意相當不錯,不斷有人批發(fā)一捆捆毛衣打包托運走。
“來買這些毛衣的,多數(shù)是河南、廣西、安徽、江西等地人,這些地方天氣較冷,經(jīng)濟沒東莞好,所以在農(nóng)村還有一些市場。這些衣服買的時候很便宜,就算以5元的價格賣出去,也是翻倍地賺”。一位老板告訴記者,這里的毛衣雖然只有單件,不過也很多人買,“你想想,這里的租金這么高,生意不好我們敢開店嗎?”
在一家檔口,記者假裝要批發(fā)1000件毛衣,老板稱:“這些毛衣我們是全國各地收回來的,絕大多數(shù)都批發(fā)到內(nèi)地農(nóng)村去!
得人驚
或潛藏境外病害
“洋垃圾服裝一般都是按斤論價,成本低廉,運到市場后則以每件20元左右的價格或更低價格出售!痹诨㈤T做了多年服裝生意的楊先生告訴記者,“洋垃圾服裝”主要是指進口的二手服裝,有人認為“洋垃圾服裝”出自國外的垃圾場甚至醫(yī)院停尸房,而且在這些“洋垃圾服裝”上潛藏著各種境外病害和傳染源,因為是二手服裝,所以以上情況皆有可能。“洋垃圾服裝”一直以來都嚴禁入境。
楊先生表示,這些“洋垃圾服裝”,有污漬、霉點,散發(fā)出難聞的氣味,有的衣服甚至已經(jīng)腐壞,一般1塊錢1斤。商家拿貨回來后,挑挑揀揀,稍作處理就擺出來賣了,其中很大一部分成為攤檔上的商品,是比較暴利的行業(yè),所以即使有悖道德法規(guī),還是有很多不法商販在做這門買賣。
睇真啲
分辨洋垃圾服裝
1.找不到同款
楊先生表示,由于“洋垃圾服裝”是四處撿來的,所以碼數(shù)一定是不全的,基本就是一件,沒有同款其他號碼。
“洋垃圾服裝,一般都是以單件出現(xiàn),很少有相同的款式和規(guī)格。大家可以想一下,要把從各種渠道收來的垃圾(以斤售賣)分類整理,如果從成千上萬件舊衣服中找出同款打包,不僅勞心勞力而且增加成本,一心奔著利潤的黑心商人絕對不會這么干!”
2.衣領袖口舊
“另外,洋垃圾服裝因為被長期穿過,洗過很多次,所以商標會卷曲、松斜,發(fā)黃發(fā)舊,規(guī)格、號碼模糊不清。被撿回來后要經(jīng)過多次清洗打磨,所以衣服的扣子、袖口和領口等容易臟的地方看起來會比較舊!
3.肘部有褶子
“第三步看關鍵部位的新舊程度,如腋下、肘部、領口等!
楊先生介紹,洋垃圾衣服被穿過,腋下和肘部因為經(jīng)常會彎折,所以很容易產(chǎn)生褶子,新衣服則不會有這個問題;洋垃圾衣服的領口因為經(jīng)常會和脖子摩擦,所以會有很明顯的穿過的痕跡,比如發(fā)黃、有光澤等。如果是毛衣,則要看是否有起球,很多球球的毛衣可以肯定是被穿過。
4.異味或香味
“還有其他的一些輔助的判斷方法,比如看紐扣和拉鏈是否失去光澤或者鍍層脫落;縫線是否有脫落,鎖連是否有開線;衣服是否有特殊的氣味,這個氣味不僅指舊貨的味道,有時候有香味,是批發(fā)商為了掩蓋異味噴上去的;最搞笑的是,還有可能在從服裝的里面發(fā)現(xiàn)屬于個人物品的標記,如字跡等!
相關新聞
珠江口嚴查“洋垃圾”走私
大鏟海關從9個集裝箱中查獲“廢舊電池”、“廢舊線路板”共2.16噸,“廢舊電腦硬盤”2.38噸
“洋垃圾”污染生態(tài)環(huán)境,極大地危害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在海關總署和廣州海關的總體部署下,大鏟海關緝私分局利劍出鞘,誓保一方水土平安。
15日中午,一艘進境船舶引起了海關值班關員的注意。結(jié)合相關資料,風險分析小組認為此船存在走私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的嫌疑。經(jīng)請示關領導后,向目標船舶下達停航指令,對其裝載的高風險貨柜和貨物進行一次重點抽查。
打開柜門,一陣陣刺激性氣味撲鼻而來。這批貨柜已在海上封閉運輸了十幾天,各種廢舊金屬堆放在一起,加之氣溫升高,艷陽之下熱氣臭氣蒸騰在一起,尤為嗆鼻。由于查驗碼頭不具備“廢五金”監(jiān)管條件,為了盡快摸清情況,監(jiān)管科關員決定爬入貨柜內(nèi)進行查驗。
陸帆和搭檔劉田力手持電筒,登上梯子從貨柜上方匍匐進入貨柜。刺鼻的惡臭強烈刺激著呼吸道,越往深處,空氣越稀薄污濁,連呼吸都困難,不得不折返出來,呼吸兩口新鮮口氣又立馬鉆入貨柜。如此幾次,終于在距離柜底3米左右的一堆貨袋底部間發(fā)現(xiàn)一個包裝不同的袋子。割開包裝袋后仔細辨認,袋中就是國家明令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廢舊電池”!
到港后,大鏟海關緝私分局的關員們鉆進40尺的、塞滿垃圾的集裝箱柜里人工檢查。
15日-16日,大鏟海關緝私分局從布控的9個集裝箱中查獲“廢舊電池”、“帶電子元器件的廢舊線路板”兩批共2.16噸,“廢舊電腦硬盤”四大袋,總計2.38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