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改性:通過物理和/或化學的方法使其性能得到改進,通稱聚酯改性。改進分為兩個方向,其一是改進其不如天然纖維的性能,其二是提高聚酯纖維所固有的優(yōu)良性能,充分發(fā)揮特長。
聚酯改性方法
共聚:通過添加改性組分(單體)進行共聚,分子鏈結構發(fā)生改變,即采用分子設計的方法。共混:與其它高聚物進行機械(物理)共混,獲得改性效果。
復合(添加):在合成與加工過程中,采用添加助劑、填料和增強材料等復合技術,改進聚酯的形態(tài)和性能。
改性的聚酯纖維
陽離子染料可染聚酯(CDP):在PET合成過程中引入含陰離子基團的第三單體進行共聚。
陽離子染料易染聚酯(ECDP)纖維:在添加第三單體的基礎上,加入柔性的第四單體,開發(fā)生產(chǎn)出陽離子染料易染共聚酯,即可以常壓沸染。
易水解聚酯(COPET):常規(guī)聚酯的生產(chǎn)中,通過添加多種共聚組分,而制得的共聚酯。能在100℃的溫度下,溶解在稀堿溶液中。
高收縮聚酯(HSPET)纖維:通過共聚改性的聚合物,進一步采用高倍拉伸和低溫定型相結合的物理改性方法,沸水收縮率能達50%以上。
低熔點聚酯(LPET)及纖維:通過添加共聚組分(IPA、已二酸、DEG、1.4-BG、1.6-HD、PEG等)的方法,制取比常規(guī)PET低的熔點,滿足不同熱粘合溫度要求。
阻燃聚酯纖維:在聚合或紡絲過程添加阻燃助劑,主要采用含磷和含鹵素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