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強勁的出口需求,本周棉花期貨略有損失,但在57美分上方出現(xiàn)需求真空;鸷屯稒C商仍然有意增持期棉,但12月價格攀至57.20美分時,紡織廠需求立即蒸發(fā)。然而,周末,當12月合約跌至55美分以下時,大量需求又浮出水面。此外,周初棉花種植帶普遍降水給市場造成壓力。但市場需求對價格的重要性超過棉花生長情況。12月將繼續(xù)挑戰(zhàn)58美分,近期可能性不大。10月份則有可能突破60美分。
陸地棉出口銷售總量318,400包,中國占231,800包。近幾周出口市場出現(xiàn)兩個趨勢,陳棉銷售大于預期,但新棉銷售幾乎無任何阻力。由于Step-2支付率較高,棉商將大量棉花運往中國,這些棉花屬于遠期備貨,并非急需用量。因此,近期中國需求急劇增長,而新的一年開始時,對中國的出口銷售將會大大放緩。8月-9月對中國銷售預期滯后,紐約期棉將被迫回落至50美分底部。它并非意味著中國2005-06年需求減弱,相反,中國對陳棉需求的減少則有利于新花需求。
中國最終將進口1300-1500萬包棉花。一旦這些訂單浮出水面,12月合約將挑戰(zhàn)60美分。美國與中國紡織品貿(mào)易摩擦對價格構(gòu)成的壓力遠遠大于作物產(chǎn)量問題,市場擔心美國會增加對中國的制裁品種。中國發(fā)出訊號,印度次大陸出口的棉制產(chǎn)品實際超過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出口占全球棉制產(chǎn)品出口的25%,而中國僅占21%。中國和次大陸的棉花用相加占全球棉花消耗量的大約70%。因此,他們的耗棉量驅(qū)動棉花價格。
本周紐約期交所舉行世界棉花問題圓桌討論會,參加討論的人士預測,12月期棉交易區(qū)間的低端在45-48美分,直到最高65美分。如果世界產(chǎn)量低于當前預測1.05億包的話,價格可能走得更高。發(fā)言者對中國需求看法不一,范圍從4000萬包-4500萬包,但大家一致同意,中國需求將驅(qū)動全球市場。
發(fā)言者看好長線市場,但感覺在出現(xiàn)任何聚集能量的上漲行情之前,8月-9月出口需求真空局面可能將市場打回50美分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