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預期的市場劇烈振蕩沒有出現,本周紐約期棉一路疲軟,2005年合約從3月到12月均創(chuàng)新低。近期12月合約,預期出現短線上漲行情,目前仍面臨壓力。美國農業(yè)部周五發(fā)布的十一月棉花供需報告似乎極為利空,但12月合約卻在早盤小幅上揚。由于現在距12月第一通知日僅剩兩周時間,因此,下周12月合約將相當活躍。12月合約不會再創(chuàng)合約新低,但3月及遠期合約將繼續(xù)疲軟。
12月合約本周略顯疲態(tài)。投機商被迫將12月空頭部位移倉3月(買入12月,賣出3月),12月合約依受市場供量緊張的支持。然而,隨著美國棉花從貸款中解套,供量將加大,但市場將面臨龐大的外國產量。
周五的棉花供需報告對2004/05年度期約(3月、5月和7月)構成巨大壓力。美國農業(yè)部11月報告將美國產量上調至2254萬包,較10月報告產量增加100萬包。美國棉花的總需求量僅上調20萬包,出口從1230萬包上調至1250萬包。國內用量與上月報告持平,但今年可能增加30萬包。但終歸是出口水平決定棉花價格。期末庫存預估上調至750萬包,較10月報告提高80萬包。
外國棉花高產加劇了世界出口市場的競爭,美國棉花被迫讓出很多市場。當前,美國棉花的競爭優(yōu)勢只在品質的兩端。美國可以銷售品質非常好的棉花,也可以銷售品質非常次的棉花,但中間品質的棉花銷售很少。美國農業(yè)部將世界棉花產量上調至1.117億包,較上月提高200萬包。世界消耗量上調150萬包,至1.029億包。不過,世界期末庫存上調260萬包,至4455萬包,或較年初庫存提高1000萬包。應該注意的是,結轉庫存僅提高100萬包。美國農業(yè)部調整了中國的數據,以反映中國原棉庫存的修正情況。
外國棉花高產勢必提高其在世界出口市場的份額,美棉出口比例被迫減少。外國缺少棉花存儲設施,因此,今年剩余時間內,外國棉花將對美棉價格構成壓力。持有貸款棉花的棉農應該買入5月或7月看跌期權,以回避市場繼續(xù)疲軟風險。3月合約交易區(qū)間可能低于40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