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淡以來,中國輕紡城成交的大路貨低檔麻料品種拓展了,工裝、校服類職業(yè)裝常規(guī)麻料,大眾染色褲料,低檔印花上裝料等各有所動。不但銷往陜西西安, 四川,遼寧,安徽合肥,同時銷往福建,貴州貴陽等地。但其中運作面最大的大眾染色麻料營銷仍以散淡為主。
麻料中的大路貨品種自今年上半年營銷以來,一直缺乏明朗走勢,卻至今在市場大盤已有明顯上升的態(tài)勢下,仍是有貨少客,起色不大;價格受廠方漲價影響,市場賣價多受追漲,但追漲對營銷推動更乏力度。
低檔大路貨秋冬360g/m以上達450g/m老品種白紋絲麻系列100dty+75Dpoy與75陽離子+100灰dty 織制的“陽離子白紋絲麻”、“陽離子格白紋絲麻”,75Ddty+100DpoyX100Ddty+75Dpoy 嵌100D彩麗絲“彩麗白紋絲麻”,至今雖是貨余加染及時,并在淡季階段因平價不乏也有斷續(xù)銷路。但自出淡以來,受上道漲價,市場賣價分別有0.20元/M漲幅,最多有以0.60元/M上下的次弟追漲。但因該類產(chǎn)品僅準對貧窮地區(qū),為跑量銷售,多數(shù)客商販銷價難以賣高,一時不受認可,連日成交基本原地踏步;連一些曾在局部以連續(xù)成交的金盾皇、杉杉皇,因有0.50元/M里外的漲幅,認購頻律也難與前期相比。
據(jù)初步調(diào)查統(tǒng)計,日成交常規(guī)麻料、大路貨低檔麻料及麻料花布僅略好于淡季,總均成交量約在近30萬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