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數據,1-2月紡織及服裝出口408.4億美元,同比下降18.6%,其中紡織品出口191.6億美元、同比下降22.4%,服裝及衣著出口216.8億美元,同比下降14.7%。國內消費方面,1-2月紡織服裝零售額2549.0億元,同比增長5.4%。從數據來看,隨著去年底防疫放松,重點城市客運量快速回升,線下消費場景全面恢復,前期積壓部分消費在1-2月份迎來“報復性”釋放,終端數據同比均有可觀增長,但外貿方面,由于需求透支及加息等不利影響,紡織服裝出口同比大幅下滑,這就導致整體需求復蘇是低于春節(jié)前樂觀預期的。
目前來看,隨著存量訂單陸續(xù)交付,而新接訂單跟進不足,3月下旬江浙織機負荷下滑,上周末開始,各地下游降負有所加速,預計在清明前后降至階段性低點。初步預計,江浙加彈、織造開機率將分別下降至7成附近和6成附近。
其中,各地的下降速度受前期原料備貨多少影響,備貨少的工廠前兩日已經在進行停車、降負;而前期原料備貨稍多的工廠有計劃8-10日前后停車或降負。
各地區(qū)來說,太倉地區(qū)加彈機開工在周末已經急劇下降,4月3日降至6-7成附近,且當地工廠預計后市或降至5成偏下;常熟地區(qū)加彈、經編和圓機也都已經開始在降負中,預計至清明前后分別降至5-6成、1成以內、1-2成附近;海寧地區(qū)經編局部大廠降負,小廠停車中,預計降負至4-5成附近;長興地區(qū)零星小廠有開始降負,預計清明前后降負至8成附近;吳江和蘇北地區(qū)噴水開工尚可,降負預期相對有限。
聚酯方面,3月份因成品庫存去化比較順利,且有140萬噸新產能陸續(xù)投產,3月底聚酯開工率較月初仍有小幅提升,這也為近期PTA市場的強勢(尤其是現貨端)提供了一定需求支撐。
不過,近期貨源偏緊及成本端推動PTA強勢上漲,但終端需求未有明顯改觀,產業(yè)鏈呈現上強下弱的特征,下游聚酯因無法順利轉嫁成本導致現金流急劇壓縮,長絲POY直接從盈虧線附近跳水到單噸虧損超200元,而短纖品種虧損進一步擴大至400元附近。
展望后市,中期看二季度織機開工預期回落,需求較3月份將季節(jié)性走弱,短期看產業(yè)鏈成本傳導不暢,PTA強勢顯著擠壓了下游利潤,虧損擴大可能引發(fā)聚酯企業(yè)減產行為,進而利空PTA需求釋放,但需求端負反饋需要時間積累及力度體現才能影響到上游,關注后續(xù)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