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辦新聞發(fā)布會。商務部部長鐘山稱,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
商務部部長鐘山具體表示,1950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只有11.3億美元,規(guī)模非常小,到2018年達到了4.6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貿易大國。與此同時,貿易結構也不斷優(yōu)化,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成為出口主題、民營企業(yè)成了外貿易主力軍。
他還稱,“我國外貿在突破封鎖中國艱難的起步,1957年我國創(chuàng)辦了廣交會,打開向世界的窗口,改革開放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外貿迅速發(fā)展。要知道,目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服務、貨物、變得更加協調,每年進出口超過2萬億美元,外貿直接或間接帶動了超1.8億人就業(yè)。”
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月,進出口20.1萬億元,增長3.6%,全球來看,中國出口高于世界主要經濟體水平,貿易規(guī)模實現穩(wěn)中有進。外貿新業(yè)態(tài)也快速發(fā)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增長了20%,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增長11.2%。
而這些成績都體現在哪?
|高質量發(fā)展穩(wěn)步推進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我國經貿大國的第一進一步鞏固,上午高質量發(fā)展穩(wěn)步推進,為經濟社會發(fā)展做出重要奉獻,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
一是消費水平的提升。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物資嚴重短缺,經過70年的發(fā)展,商品服務供給日益豐富,消費規(guī)模也在不斷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952年277億元,增長到2018年38萬億人民幣,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
二是對外貿易全球第一。外貿在促進增長,擴大就業(y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
三是吸引外資進入世界前列。從經濟特區(qū)、開放去到自貿試驗區(qū)、自由貿易港,從正面清單到負面清單,從外資三法到外商投資法,我們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大,環(huán)境越來越好,成為外商投資的熱土。
四是對外投資合作后來居上。我國對外投資合作起步晚,從走出去戰(zhàn)略,到“一帶一路”,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對外投資合作帶動了中國的各個行業(yè)。
五是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能力不斷增強,我們秉持共建共享世界治理觀,推動全球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我們簽署17個自貿協定,在20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平臺發(fā)出中國聲音,還提出中國主張,推動開放世界經濟,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還提出亞投行,成功幾班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
|中國市場有巨大的吸引力,外資企業(yè)獲利
改革開放以來,外資一直是擴大出口、提供就業(yè)、增加稅收等重要支持。
而對于穩(wěn)外資,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代表王受文坦言,“確實,近年來,中國生產要素的成本在上漲,包括勞動力的成本、土地成本等。但中國經濟的增速,今年上半年達到6.3%,這個增速背后起到重要作用就是國內消費,其貢獻了60%,這說明中國有巨大的市場!
他還表示,外資企業(yè)到中國40多年來,獲得了巨大利益,比如說,美國投資中國企業(yè),去年銷售收入達7000億美元,他們在中國市場獲得了
巨大利益,看中中國市場,因此愿意到中國來。
此外,中國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外商來到中國市場,加大對外資的保護,今年出臺《外商投資法》,對外資企業(yè)明確機遇與國內企業(yè)同樣待遇。
由此可見,我國市場不光吸引外資企業(yè),我國對外企與企業(yè)的待遇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