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產(chǎn)業(yè)網(wǎng)站BoF近日發(fā)表評論文章,認為由于庫存增加、利潤下滑,中國一些時裝品牌開始面臨轉型期,該文中不乏眾多吐槽。
“Chiu Shui (秋水伊人), JNBY(江南布衣)或者 Vandoren(范多倫),光看名字可能讓你想起墨西哥狗種、紐約律師事務所和比利時巧克力的名字,而這些都是中國相當大的女裝品牌!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浙江崛起了一大批時裝品牌,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美特斯邦威,而這些品牌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崛起,依靠在三四線城市的急速擴張,迅速成為10億、百億規(guī)模的服裝企業(yè),由于中國的生產(chǎn)成本非常低,上述品牌的銷售價格達到成本的7-11倍,30歐元一件T恤、250歐元一件大衣,價格差不多趕上一些國際品牌,更不用說H & M和Zara這些快時尚品牌。
中國的高通脹以及經(jīng)濟不確定性正在讓中國消費支出減少,奢侈品近一年在中國銷售加速放緩就是一個明確的指標,大眾消費者更傾向于價格便宜的快時尚品牌,以JNBY等一眾打折“設計師品牌”旗號的中檔產(chǎn)品顯然在質量、價格方面存在先天缺陷。
24日,匯豐發(fā)布7月份中國制造業(yè)PMI制造業(yè)采購經(jīng)理指數(shù),7月中國制造業(yè)PMI初值錄得47.7,低于上月的48.2,創(chuàng)11個月以來最低。匯豐中國首席經(jīng)濟學家兼經(jīng)濟研究亞太區(qū)聯(lián)席主管屈宏斌表示,7月匯豐中國制造業(yè)PMI初值繼續(xù)走低,這表明由于訂單放緩和去庫存加快,制造業(yè)延續(xù)了放緩的態(tài)勢,這會增加勞動力市場的壓力。7月份PMI的降幅為近一年來的最高水平,也是2008-2009年金融危機時期以來的最大降幅之一。
在BoF的評論文章中,作者也吐槽了無時尚中文網(wǎng)多次吐槽的中國時裝品牌的宣傳策略,無論是品牌手冊、老板專訪,這些中國品牌永遠重復的口號是“目標消費者在18-30歲之間,喜歡時尚和購物的城市年輕人!倍鴩H品牌運營的基礎則是品牌創(chuàng)始人和故事,這些在中國時裝品牌上基本為零。
據(jù)無時尚中文網(wǎng)采訪某國際時尚電商品牌中國區(qū)公關總監(jiān),她表示自己從不會購買類似品牌服裝,包括現(xiàn)在興起的一些中國設計師品牌,“論價格和設計、質量完全沒有競爭力,相同的價格在歐洲可以買一件名牌了!
還有另一廣州品牌Ochirly歐時力(香港注冊公司赫基集團旗下主要女裝品牌)在同樣發(fā)跡于上世紀,憑借為都市OL服務也開拓另一片天地。這些品牌無疑都是在很好的時機,塑造了一個看似有“設計”風格的品牌,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資訊發(fā)達,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品牌都有大量的借鑒和“拼接”元素,JNBY江南布衣頗似日本設計師品牌,而其最主要的國際市場日本也首當其沖,Ochirly歐時力則更多的拼接歐美時裝設計元素,近年更是每季邀請國外名模拍攝廣告,以期塑造“名牌”,LVMH旗下L Captial Asia的入資更是給Ochirly歐時力增加光環(huán),也足以簡單該類品牌的投資和增長潛力。
雖然BoF文章中提到上述品牌試圖轉型,比如JNBY推出CROQUIS速寫男裝,Chiu Shui秋水伊人推出Cocoon可可尼,但品牌模式仍未有任何實質性改變。
上述品牌雖然依靠擴張積累大量客戶,但是伴隨大量國際品牌進入,甚至同類型的電商品牌的圍剿,未來的危機肯定大于機遇,除此之外快時尚正在加快中國擴張的步伐,向四、無線城市深耕,在性價比全無,設計亦無任何特色可言的情況下,會有品牌倒下嗎?至少據(jù)無時尚中文網(wǎng)了解,國內(nèi)幾個服裝品牌的IPO計劃都已經(jīng)在去年和今年分別擱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