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六個月,巴基斯坦棉紗類的紡織原材料的價格在當?shù)厥袌錾仙仙?0%-25%,而聚酯棉的價格上升了接近20%。這導致巴基斯坦的產(chǎn)品在世界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巴基斯坦布匹出口商全會的副會長說,在2003年9月份,20支棉紗的平均價格達到507盧比/包,而目前的價格上升了20%,到2004年的3月份達到607盧比/包。22支紗線在去年9月份的平均價格達到517盧比/包,而在2004年3月份的價格達到645盧比/包,增長了25%。
在2003年的9月份,在市場占主流的26支紗線的平均價格為562盧比/包,在2004年3月份達到760盧比/包,增長了32%。同樣,聚酯棉紗38/1在2003年9月份的平均價格為67盧比/千克,在2004年3月份達到85盧比/千克,增長了25%。那些認為棉花加工過程中的價格上升是棉花價格的上升造成的觀點是不正確的。原棉的價格在2004年3月份在2600盧比/孟德-2800盧比/孟德之間。棉花的價格在2003年的10月份的價格為3600盧比/孟德,下降了33%。
唯一可以解釋棉紗價格上升的原因是對棉紗的出口不加限制造成的。根據(jù)巴基斯坦官方的統(tǒng)計,去年,巴基斯坦出口了1900萬千克的質量棉紗。
結果,雖然原材料的價格下降,但是紡織部門仍然面臨困難。據(jù)報道,在巴基斯坦接近1萬臺動力織布機已經(jīng)停產(chǎn)。這將導致數(shù)千名紡織工人失業(yè),導致失業(yè)率數(shù)字再次出現(xiàn)上升。
紡織品出口商是終端用戶,他們受到整個過程的打擊。出口商在維持他們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十分困難,這是由于原材料的價格較高。出口商對紡織品配額體制感到擔憂,紡織品配額體制將在2004年年底廢除,這關乎到他們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
巴基斯坦的紡織品出口商要求政府全面禁止棉紗的出口,這是為了使國內的棉紗價格處于合理水平,維持下游工業(yè)部門和紡織品的出口。他們要求政府立即采取措施禁止棉紗的出口,因為紡織部門已經(jīng)受到很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