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因她更精彩。
她勤勞、善良,50歲開始艱難創(chuàng)業(yè),用激情和汗水創(chuàng)造了絢麗的奧運產品;2008年8月,她以高擎火炬的矯健身姿,為奧運圣火增輝。她就是天津宇通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淑仿。免費領取《家紡天下》雜志
重塑未來
1998年,年近50歲的王淑仿,因企業(yè)實行改制而離開了奮斗多年的工作崗位。原本可以在家頤養(yǎng)天年,她卻選擇了白手起家,重塑未來。
在無資金,無原材料,無廠房設備的艱難狀況下,王淑仿沒有畏縮。她咬緊牙關,四處奔走籌集資金,山南海北尋找原材料,想方設法租賃設備和廠房。在親朋好友的支持下,王淑仿硬是在雜草叢生的鄉(xiāng)村土地上創(chuàng)建了宇通公司。
為了拓展市場,王淑仿不辭辛勞,親自跑銷路。在進行市場調查時,她敏銳地捕捉到了地毯業(yè)的大有可為。因為地毯不僅是用品,是裝飾,更是一種文化。她決心投身于地毯產業(yè),“徜徉在高雅精致的地毯世界里,是在傳承、傳播和推廣古老的東方優(yōu)秀文化”。王淑仿從狠抓質量入手,經過幾年風風雨雨,打造出了高品位的宇通手工地毯品牌。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名不見經傳的宇通產品居然能躋身國際市場。
為了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王淑仿又加大了對企業(yè)技術改造的力度,她及時引進了工藝先進的生產線,使產品產量和款式實現了跨越性突破。宇通生產的“女媧”牌地毯,以其精湛的技藝和優(yōu)良的品質遠銷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南斯拉夫和新加坡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博得了好評。
奧運情懷
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王淑仿和宇通手工地毯迎來了機遇和榮譽!耙悄軐W運吉祥物五個福娃做成地毯禮品就好了!”一位客戶不經意的話語啟發(fā)了王淑仿。她馬不停蹄開始組織、研討、設計制作奧運福娃方案。面對技術人員的質疑,王淑仿毫不動搖:“成與不成也要拼一把!”他們從奧運網站下載了福娃的圖像,設法進行原形放大。因與地毯畫樣不同,字太小無法用平針手工制作,她于是向刺繡廠求助。
王淑仿同技術人員一起集思廣益,智慧創(chuàng)新,反復研究、實驗,突破各項難關。當樣品再次送到北京奧組委申請檢測時,中國印的首席設計師郭鳴又提出了新要求:中國印幾個缺口既要突顯,又不能變樣;“北京2008”幾個字和娃娃臉一定要忠于原形,彰顯可愛可親的逼真神態(tài);郭鳴還對包裝規(guī)格等一一提出了具體的達標要求。
王淑仿深知宇通禮品意義非凡,應在奧運盛典上,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手工藝珍品的瑰麗風采,要讓世界了解中國地毯文化的豐富內涵。她深感責任重大,必須精益求精,反復改進制作。
2006年11月1日,宇通公司被奧組委正式批準為第29屆奧運會特許產品生產廠。王淑仿激動萬分,她說:“從最開始的設計到最后的成型,福娃掛毯幾乎是手工制作!2008年4月1日,王淑仿榮獲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火炬手資格。
樂善好施
王淑仿集智慧、果敢、自信、善良、仁愛于一身。她不僅關心家人,還樂善好施。她積極參與婦聯(lián)開展的“雙學雙比”活動,充分發(fā)揮宇通公司的紐帶作用,最大限度的吸納社會剩余勞動力就業(yè),為村民爭取更多的就業(yè)崗位。針對手工地毯工藝易掌握,但工作量大,出產率低的實情,她在操作流程上大膽創(chuàng)新。在附近村街設立加工點,按照自愿有償原則,將原材料分發(fā)給農戶加工,將農戶的家變成了宇通手工地毯工序加工的流動車間,既提高了宇通公司的生產效率,又擴大了宇通公司的生產規(guī)模。如今宇通設有13個地毯加工點,遍及5個鄉(xiāng)鎮(zhèn),解決農村就業(yè)勞動力達500多人,實現了宇通公司和當地農民的雙贏。
王淑仿關心外來女務工人員的生活,總是急她們所急,想她們所想,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王淑仿把熱心公益事業(yè)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她經常給一些孤獨老人物資和精神方面的慰藉,還捐資助教,扶危濟困。在鎮(zhèn)婦聯(lián)開展的“陽光工程”愛心助學活動中,她捐助了7名貧困學生。
當一個女人兼具仁愛與事業(yè)心,是如此的獨具魅力。2007年8月,她被授予“第五屆中國時代優(yōu)秀新聞人物”殊榮。次年被中國女企業(yè)家協(xié)會授予“2008杰出創(chuàng)業(yè)女性”榮譽稱號。2012年,天津市宇通工藝品有限公司被評為“市級科技型中小企業(yè)”,獲得專利8個。王淑仿還先后獲得“市級三八紅旗手”“全國科技致富女能手”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