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同捻向的低彈錦綸絲與有光粘膠并合加捻而成的并捻絲外觀具有珠光感,適用于加工生產(chǎn)高檔T恤衫。
為適應(yīng)市場需求,一種專門用于生產(chǎn)高檔T恤衫(夢特嬌系列)的新型紗線----曲珠紗,被開發(fā)出來。
曲珠紗是由不同捻向的低彈錦綸絲與有光粘膠絲并合加捻而成的,其成紗外形彎曲并有珠狀感。以下對其加工工藝作一介紹。
1原料的選擇
1.1低彈錦綸絲的選擇
開始,我們曾使用77.7 dtex高彈錦綸絲與粘膠絲并合后加捻,由于錦綸絲彈性大,造成并線時兩根長絲的張力很難調(diào)整,加捻后的成紗強力低,斷頭多,且出“辮子紗”,不能形成曲珠的效果,因而選定了77.7 dtex低彈錦綸絲。
1.2有光粘膠絲的選擇
經(jīng)對市場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商場中出售的夢特嬌T恤衫,價格昂貴,款式單一,色彩單調(diào),為彌補這一不足,我們采用了易染色的333 dtex有光粘膠長絲,一是增加T恤的滑爽透氣性,二是使色彩更加鮮艷亮麗。
2 工藝流程
按傳統(tǒng)加工工藝,應(yīng)該使用適用于加工長絲的專紡設(shè)備。為了走出一條開發(fā)新產(chǎn)品的新路子,我們選擇了公司現(xiàn)有的進口設(shè)備----日本MURATA公司的No23型高速并線機和No363型倍捻機。(配有Z、S向加捻變換裝置)。
3關(guān)鍵工藝與技術(shù)要求
3.1 并線工序
(1)77.7 dtex(Z向)低彈錦綸絲加Z向捻時的工藝要求是:將大筒子在并線機上倒成小平行筒子,要選用直徑為0.8 mm的探針,只加張力盤(1.55 g重),不加張力片。
(2)333 dtex有光粘膠絲在并線機上需加7.5g重的張力。
(3)77.7 dtex(S向)低彈錦綸絲與333 dtex有光粘膠絲加捻后上并線機時,要加9.5 g重的張力。
3.2倍捻工序
倍捻工序既要加Z向捻,也要加S向捻。任何一個步驟出現(xiàn)問題,都會影響最后成紗的質(zhì)量。倍捻工序需要解決的關(guān)鍵問題是減少斷頭和結(jié)辮,并保證成形。對此,我們采取了下列措施:
(1)77.7 dtex(Z向)低彈錦綸絲加捻。因錦綸絲本身具有一定的捻度,所以,再加捻時不宜過高,我們選擇251捻/m。卷繞張力要適中,為減少斷頭,便于錦綸絲退繞,張力盤刻度選擇“1”,并去掉錠子中的彈簧,去掉制動片,采用151%的超喂系數(shù)。錠速則選用6000 r/min,交線角則采用12°14'。
(2)77.7 dtex(S向)錦綸絲與333 dtex粘膠絲并合后加捻。加反向S捻時,捻度為440捻/m。卷繞張力刻度為“1”,張力盤刻度為“1”。錠子中使用直徑為0.29mm的彈簧,用大制動片。為防止結(jié)辮,需加1O.5 g重的張力片。由于捻度較高,采用181%的超喂系數(shù),錠速為6000 r/min,交線角為14°32'。
(3)生產(chǎn)成品曲珠線,因為在并線筒子里又加了一根加z向捻錦綸絲,所以在倍捻機上應(yīng)選擇小退繞張力,以減少斷頭。張力盤刻度為“1”,去掉錠子中的彈簧,為防止結(jié)辮,制動片要大,并附加29.16 g重的張力片,以降低錠翼的轉(zhuǎn)動速度。捻度為440捻/m,仍采用181%的超喂系數(shù),錠速為6000 r/min。為保證成形好,交線角選用21°24'。
3.3成紗外觀特征
由于錦綸絲與粘膠絲纖維細度差異大,使得成紗外形彎曲,有珠狀感;由于捻向的變化,使得成紗表面對光的反射角度不同,產(chǎn)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3.4成紗質(zhì)量
單紗斷裂強力664 cN,斷裂伸長率40%,成紗條干CV值9.2%,百米重量變異系數(shù)1.8%。
4注意事項
(1)不同長絲在并線機上采用不同的張力,防止分叉、斷頭,以及后道工序結(jié)辮。
(2)經(jīng)多次試驗,倍捻機上氣圈高度為310mm時效果最好。
(3)由于錦綸絲和粘膠絲吸濕性較小,車間的溫濕度不宜大,一般溫度為26~C左右,濕度為65%左右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