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巴索蘭處理,在國外特別是在意大利極為流行。意大利約有40多臺巴索蘭毛條處理機,外加8臺Kroy+BASOLAN聯(lián)合處理機,故使意大利生產(chǎn)的所有針織用毛條幾乎均經(jīng)過BASOLAN或Kroy處理。
巴索蘭處理的一般工藝為:DCCA(二氯酸鉀鹽)+水洗+降解+雙氧水中和。其原理是DCCA在水溶液中產(chǎn)生次氯酸,在pH值4.5時與羊毛起反應,使羊毛纖維表層產(chǎn)生輕度氯化而得到以下效果:(1)增加毛纖維可紡性;(2)提高針織品的蓬松、豐滿度;(3)改善毛制品的染色和防縮性能。在一般條件下,僅巴索蘭處理尚達不到全防縮機可洗性能,但其主要優(yōu)勢是加工成本低,例如加工1千克Kroy絲光紡縮毛條的化工助劑費約3元左右,而巴索蘭處理的成本僅為1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