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省的某展覽公司于武漢市舉辦的一個品牌服裝博覽會上,“夢特嬌”格外引人注目。在“法國夢特嬌服飾”展位,一件標價80元的夢特嬌T恤被60元買走,在“法國夢特嬌(上海)總代理”展位,標價320元一件的T恤,220元就可以成交。為此,許多市民爭相購買。然而讓人所料不及的是,有人買走后將商品拿到有關部門鑒定,結果表明,這些“品牌服裝”居然全部是假冒產品。展會有關部門當即決定,將4家涉嫌售賣假冒“夢特嬌”服飾的7個展位清理出會場。展會的負責人稱,今后將不再接受這些公司參加博覽會的申請。
整個事件雖然就此結束,但是在武漢市頂級展廳里,竟然有這么多假卓越品牌出售,令人有些不敢相信。然而,看過程,也覺欣慰。一是顧客較真,買品牌不是一買了之,而是拿去鑒定,發(fā)現是冒牌貨時,及時投訴;二是有關部門亡羊補牢,對售假者“清場”、“除名”。
本以為,展會的組織者這樣處理假冒品牌就可以了,然而,最近看到一則消息,說上海一家旅行社帶團赴歐洲旅游,在法國海關接受入境檢查時,一名游客被攔截下來。原來,這名游客手上拎的“阿迪達斯”運動包是冒牌貨。結果,這個假冒產品被當揚沒收。據悉,法國現在有了新規(guī)定,凡是在法國購買或使用假冒名牌產品,都將面臨重罰。通常情況下,5件以下的予以沒收,5至10件還要追加罰款,制裁最高可處以30萬歐元的罰款并被判三年監(jiān)禁。與此相比,我們對待銷售假冒名牌的態(tài)度,可謂大相徑庭。
品牌是一個企業(yè)、一個地區(qū)、乃至一個國家發(fā)展的標志,沒有品牌,發(fā)展就沒有動力,競爭就失去力量。而品牌的培育和保護更是一個企業(yè)、地區(qū)和國家市場成熟度的標志。在市場經濟發(fā)展階段,創(chuàng)品牌難,保護品牌更難。現在,我國對品牌的重視程度雖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總有一部分人見利忘義,總有一些人想“借”別人苦心經營的品牌發(fā)自己的財,而法律對這種行為的處罰力度很弱,甚至束手無策。法國的例子告訴我們,打擊假冒品牌就像清除野草一樣,雖然會經常冒出來,但只要制定有關法規(guī)并嚴格執(zhí)行,假冒名牌就會無處藏身。但愿我國對假冒品牌的執(zhí)法嚴一點,展會對參展品牌的把關細一點,使假冒品牌在展會上永遠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