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由蘇州大學藝術學院、蘇州大學工藝美術研究所主辦的“以手傳心,黹布做衣”民藝展在蘇大藝術學院展覽中心拉開帷幕。來自蘇州無二服飾設計工作室的年輕設計師姚赟通過自己的藏品與作品,講述了讓服裝慢下來,讓生活簡單些的新理念。
展廳里頗具異域風情的侗族、苗族傳統(tǒng)服飾,是姚赟長期行走于云貴川時的精心收藏,”每一件展品都有各自的主人,以及主人和展品之間的故事�!卑堰@些穿用多年、綴滿補丁的衣服及生活物件邀請到展覽現(xiàn)場,
姚赟想要傳達的是山民們在相對貧乏的自然條件下產(chǎn)生出的自給自足與物盡其用,是否能給都市中人一點點意外?
出生于蘇繡世家的姚赟從小就喜愛各類傳統(tǒng)手工藝,在選擇服裝設計專業(yè)之后她開始了在當代設計中使用瀕危手工藝的實踐。她的嘗試是從零開始,傳統(tǒng)的絲、棉、麻原料交由專門的工坊織造,展廳中一臺花機和一位織工,重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手工織機織造的場景;選用茜草、茶樹果、石榴皮等天然染料制作的各類制劑,是設計師尋找傳統(tǒng)染色工藝的實踐成果;從設計到畫版裁剪,及至最后一針一線縫制成衣,展廳中還有一些作品標簽上非常執(zhí)拗地記錄了總共1000余針或2000余針縫制的紀錄�!跋矚g這種過程的參與感受,有時甚至強過一件成衣最終完工時的放松�!�
去年六月,姚赟和同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半年來,她們沉浸于自己的設計與制作之中,精心準備了此次展覽的展品,“未來,工作室希望通過當代設計的轉換與推廣,參與到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的保護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去,讓那些我們久違的生活方式與理念回歸日常,同時還可以幫助貧困地區(qū)的手藝人改善生活。”(來源:蘇州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