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音符無法彈奏出優(yōu)美的旋律,一種顏色難以繪就絢爛多姿的世界;然而,卻有一個會展能改變一座城,而且這個傳奇還在繼續(xù)……
傳奇一: 滇池飛歌
講述人:楊志振
官渡區(qū)六甲街道辦事處新二村村民
我自小生長在滇池畔,從未離開過我的村子,熟悉六甲的村村巷巷。3年前,我們一家還靠種植韭菜、香菜等蔬菜維持生計,一年的收入就一兩萬。周圍的村民大抵和我一樣,基本都是靠種蔬菜、跑運輸、打短工等過活。2011年,村委會召集村民開會說,要在我們村子旁邊蓋一個大會展中心。當時,我們也不知道這個會展中心有多大。到了2012年,我居住的新二村附近一塊地被圍起來了,以后不斷有各種機器開進去干活,周圍的人也逐漸多起來了,慢慢地我才明白過來這是要蓋新的滇池國際會展中心。
人逐漸多起來后,我就在工地旁邊開了一家小賣部,生意日漸紅火,比種菜賺多了。后來,我“棄田上岸”,一邊和家人專心經(jīng)營小賣部,一邊買了一張微型車跑運輸。2014年底,我足足賺了10萬多。能一年掙這么多,以前想都沒有想過。而這一年底,滇池國際會展中心雛形也日漸顯現(xiàn),特別是隨著2015年6月的臨近,參與會展中心的施工的人員更是夜以繼日。我沒有放棄這個機遇,在會展中心附近又開起了一家燒烤攤檔,生意火爆到難以想象。
從一個雜亂的村子,到一個國際會展中心,我是天天看著這座會展中心“成長”起來的。有時候回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以前,我們村子是一個“死地”,緊鄰滇池,拓展不出去;后來有環(huán)湖東路,覺得已經(jīng)很不錯了,一下子有種突然“進城”的感覺,F(xiàn)在,我們又與滇池國際會展中心做鄰居,更是覺得進入到城市的“客廳”中。
看著南博會期間,車水馬龍,商賈云集,萬民匯聚的景象,我覺得,不僅是新二村、六甲的未來可以想象,就是整個昆明的未來都可以想象。
確實,按規(guī)劃,滇池國際會展中心涵蓋國際博覽區(qū)、國際會議區(qū)、會展風情旅游區(qū)、會展配套生態(tài)社區(qū)四大功能區(qū)。在多功能基礎上,會展中心片區(qū)還將修建集文化體驗、休閑娛樂、商貿(mào)等功能板塊,形成匯集人文、風情,休閑為一體的高端區(qū)域。
傳奇二: 世博神話
講述人:花澤飛
云南省政府參事、云南民營企業(yè)家協(xié)會執(zhí)行會長
從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qū)管委會副主任兼云南民族村總經(jīng)理、黨委書記,再到云南世博集團總經(jīng)理兼昆明世博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以至再后來的云南省文化廳副廳長,云南省政府參事……花澤飛親眼見證了世博會的神話故事——
昆明世博會是中國政府第一次舉辦A1類世界博覽會。但當時的昆明,無論從城市建設、交通基礎設施、機場建設,還是市民素養(yǎng)、綠化、亮化、城市管理等均嚴重滯后。為了昆明世博會的成功舉辦,云南在3年的時間里,累計投入183.6億元,用于全省的機場、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環(huán)境治理,以及昆明城區(qū)的改造。正是這樣的投入,昆明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賓館、酒店、旅社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全市達到500多家,景區(qū)、景點,以及旅游交通設施、旅行社等進入全國先進水平行列……
可以說,從吃、住、游、購、娛均得到了全面完善。隨著99世博會的完美召開,昆明蜚聲海內(nèi)外,僅僅在舉辦后的半年里,昆明世博園就迎來中外游客943萬人次,超出了當初預計800萬人次的目標。到當年,云南省接待的海外旅游者和旅游創(chuàng)匯就躍居全國第六,昆明更是進入了全國十大熱點旅游城市行列。
因為世博會的“熱效應”,原計劃于當年10月底結(jié)束的展會延長了半年時間。更重要的是借助世博會,昆明城市建設發(fā)展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城市的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僅從資金來說,先后投入的資金達到200多億元,完成了18項世博會的配套工程。其中,除對巫家壩昆明國際機場的2期工程改造之外,還修建了大理、香格里拉等支線機場就投入了10多億元,一系列建設和城市改造工程使昆明的城市面貌、建設水平等,足足提前了十年。世博會由此創(chuàng)造了一個從展會,到城市快速發(fā)展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