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11月5日訊 今年第三期廣交會也是一個“冷”字。記者昨天上午在主展館見到,三期展會已開幕三天,赴會客商仍然多不起來。展館內往年熙熙攘攘的人流已經不在,包括石獅在內的不少服裝展位大都門可羅雀?蜕堂黠@減少是一個方面,今年的參展服企還面臨“老外更挑剔”、“接單期已過”和“價格提不上去”等三大難題。
老外訂貨更加挑剔
3日上午,一位日本客商來到石獅一家參展企業(yè)展位,表示“同意條件就可簽單”,但細聽其條件后,這家石獅企業(yè)卻退避三舍。對方一分錢的訂金也不放,卻要求做完后驗貨付款。“這樣的單誰敢接,貨做出來由他來挑三揀四,扣這扣那的,不虧本才怪。”類似這樣的事,在石獅展區(qū)已發(fā)生多起。
受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影響,國外市場購買力有所下降。“過去一個月可能買兩套服裝,現(xiàn)在也許兩個月才買一件。”一家專做休閑男裝的企業(yè)代表對此頗感無奈:參展三天,“隨便看看”的外商也有一些,但在款式、品質和交貨方式等方面都更為苛刻。面對這一狀況,不少參展企業(yè)都不敢貿然接單,或耐心說服、或據理力爭,總之盡量“不打無把握之仗”。
報價不漲就得虧本
“不少老客戶仍要求按老價格,價提不上去,弄不好就得賠錢。”3日下午,錦漢館上石獅一知名服企的黃總對記者這樣輕聲抱怨,展會上他與幾位老客戶見面都在“報價”上卡住了。而在正館內石獅一家知名內衣企業(yè)展位,駐會經理張先生也對“價格提不上去”頗感焦慮,因為來了幾位客人,一開口就問“價格能否與廣東一樣”,而該石獅企業(yè)推出的產品,無論面料還是做工都比廣東某地的好。又要東西好,又不肯多出錢。
今年紡織服裝的生產成本與去年不可同日而語,同類服裝若按去年秋交會的價格報給外商,肯定就沒啥錢賺甚至虧本。因而本屆廣交會上,包括石獅在內的參展企業(yè)都適當提高了報價,提價幅度5%% 15%%不等。但是據悉,一些通情達理的國外客商對適當加價能夠接受,而不少較為苛刻的中間商還是在打“低價進貨”的如意算盤。
展期調后有誤佳期
“來展示形象,來了解行情。”這是石獅不少參展企業(yè)的基本心態(tài)。因為現(xiàn)在接單期已近尾聲。
往年秋季廣交會的紡織服裝展期于10月15日開幕,今年的展期調整后延后了18天。過了這段時間采購商該下的單大都已下,現(xiàn)在即使客商下單也很難做出來。因為一般在廣交會上只能達成意向,接下去還有復雜的商洽過程,若是單大一點、復雜一點,今年就很難按期交貨。
因而在3日下午省政府召開的座談會上,包括石獅在內的服裝類參展企業(yè)都提出了“改為一期參展”的建議。
面對多種特殊難題,福建省和石獅市外經貿部門有關領導深入企業(yè)進行引導,一方面鼓勵企業(yè)增強信心,努力接單,耐心據理說服外商,化解部分價格壓力;另一方面應注重接單質量,增強風險意識,不盲目接單。在商洽簽約時還應充分考慮匯率變動、成本增加等不確定因素,盡量做到有效接單,打好“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