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金鑫聚酯化纖有限公司的廠區(qū)內,矗立著3幢淡黃色廠房,其中高6層的生產綜合大樓總建筑面積達到5萬平方米,被業(yè)內專家評價為“亞洲最高的紡織廠房”。
據了解,“金鑫聚酯”投資8億元的18萬噸熔體直紡項目,占地101畝,僅為傳統(tǒng)項目建設所耗土地的一半,每畝投資密度達到570多萬元,成為國內同行業(yè)中投資密度最強的企業(yè)。
“金鑫”曾計劃申請300余畝土地,同上18萬噸熔體直紡和另外一個項目。由于土地資源緊張,一直未能批下。公司只能眼睛向內,調整規(guī)劃,將項目挪到了已批復的101畝地上。
怎樣在方寸之間“精耕細作”,創(chuàng)出“寸土寸金”的效益?“只能向‘空中’拓空間,讓廠房長得高些、再高些。”企業(yè)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在“瘦身增高”上動足了腦筋:將紡絲、聚酯、倉庫等車間“聯(lián)體組合”,分層安裝在一個綜合生產樓;樓層從傳統(tǒng)的4層“極限”增建至6層;適當從邊角地中“擠”出土地來等。此外,這101畝土地上還建起了一幢共用工程樓、4幢職工宿舍樓和1萬多平方米的加彈車間等。過去一般設在地面的生產水池、凈水塔、空調機、氣壓機等配套設施也統(tǒng)統(tǒng)“居高”在共用工程樓頂上,減少了土地的占用率……
“按現在的投資成本和用地面積核算,每畝土地的含金量高達578萬元,單位容積率為1.5!惫矩撠熑藢τ浾哒f,難怪中紡院的專家看了“金鑫”的杰作后,也都伸出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