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巨頭H&M,發(fā)現“貧民窟”廉價時尚早趕不上時代,瘋狂的打折也難以消耗巨大庫存。
中國消費市場升級,人們對于低價服裝追求熱度減退,高性價比成為服裝新潮流。H&M的快時尚道路受阻。2018年一季度數據顯示,H&m的銷售減少1.5%,由543.69億瑞典克朗下滑至535.54億瑞典克朗,實體店銷量大幅度下滑.
H&M對于中國服裝市場的期望值高,失望也越大。資料顯示,2018年前三個季度,H&M庫存月達到40億美元,同比增長13%,占H&M銷售額的31.9%,相比去年同期增加3.7%.越來越頻繁地打折暴露了H&M的焦慮。集團轉型,從線下實體店向線上發(fā)展,成為服裝企業(yè)的未來發(fā)展道路。
線上銷售拯救H&M
H&M為了追趕互聯網線上支付潮流,建立線上商城,與天貓合作開設線上旗艦店,H&M的開始業(yè)績直線走高。2019年公布數據顯示,其銷售額同比上漲5%至1562億人民幣,線上渠道的收入22%的飛速增長,占H&M總銷售額14.5%。線上市場難以估量的價值,讓走入困境的H&M業(yè)績開始回春。時尚巨頭仍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Α?/p>
地區(qū)限定,精準定位消費群體
在互聯網市場獲得豐收的H&M,終于有了精力開始對產品進行創(chuàng)新。劃分集團重要市場,分別銷售不同服裝。針對各地區(qū)客戶的喜好對服裝進行改良發(fā)售,設置地區(qū)限定服裝系列,帶有濃厚的地區(qū)文化特色,借此吸引更多的本土消費者。
2018年的第四季度H&M在各地市場收獲頗豐,與第一季度的冷清相比,轉型之后的H&M見效甚快。數據顯示,中國市場、英國市場、印度及俄羅斯市場分別實現了24%、38%、43%和27%的漲幅。精準的產品設計,幫助H&M有更準確的客戶群體,極具特色的服裝也吸引想要了解他國風情的客戶群體,地區(qū)限定系列服飾幫助H&M進一步擴大市場,穩(wěn)定客戶群體。
H&M的自救是一個成功案例,給實體店服裝市場提供了充足轉型經驗,將線上線下形成產業(yè)鏈進行銷售,成為服裝市場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產品緊跟時尚潮流,緊跟消費者需求,成為服裝品牌想要突破銷量難關的重要核心點。在上一年走出“寒流”的H&M應該加緊開發(fā)市場的道路,接上線互聯網的熱度,進一步打開消費客戶,是2019年H&M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