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纖研新聞》近日撰文指出,2006年上半年日本紡織貿易政策的重點為三個方面:一是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多哈回合談判做準備;二是擴大經(jīng)濟合作協(xié)定(EPA)談判國范圍;三是應對中國紡織品的間接出口。
去年12月在香港召開的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確定通過瑞士模式削減礦產(chǎn)品關稅,這也符合日本政府的主張。本來,世界貿易組織預計在今年4月拿出具體方案,但由于“尚未確定削減關稅的具體形式”,因此延長到7月。為此,日本有關方面將進行有針對性的準備。與此同時,美國和印度針對紡織品的高額關稅也將成為日本政府關注的另一焦點。
經(jīng)濟合作協(xié)議方面,日本政府希望盡快同泰國、菲律賓等國簽署協(xié)議,同時加強與印尼、韓國、智利、海灣國家聯(lián)盟的談判工作,盡早開始與印度、澳大利亞、瑞士等國的談判。2005年9月,日本與泰國就經(jīng)濟合作協(xié)議達成一致,今年2月又確定了條款的具體內容。但由于泰國政局的變化,尚未完成署名。菲律賓也因為政局方面的原因尚未署名。與此同時,日本政府還在探討與越南、文萊等國進行談判的可能性。與韓國的談判從2004年11月中斷以來一直未能恢復。
中日紡織品貿易方面,總的來說形勢比較平穩(wěn)。不過,日本紡織業(yè)內人士認為也有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如在歐美受限的中國紡織品對日出口明顯增加;中國紡織品經(jīng)第三國間接出口日本的案例有所增加等,因此“有必要在加強政府間對話的同時,加強對紡織品間接進口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