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的《紡織品出口臨時管理辦法》仍在修改之中。日前,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相關內容還沒有最后定稿,預計一周內就會發(fā)布公告。
至于修改的內容,該人士表示,主要是當前紡織品市場比較突出的問題,比如紡織品配額使用問題、保證金問題等等。“都還沒有最后確定,還在研究中。”她說。
紡企面臨內憂外患
“一些企業(yè)配額用不完,另外一些企業(yè)得不到配額,限制了出口,還導致了配額的炒作,這是當前紡織品出口的突出問題。”紡織品貿易研究專家、廣東省社科院科研處副處長黎友煥說。
商務部對此也極為關注。近日,商務部與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在廣州、上海、青島三地召開了紡織配額招標緊急會議,討論紡織品配額新的分配方案,而此前的7月11日,商務部發(fā)文宣布收回1800多家企業(yè)的紡織品配額。“事實表明,如何提高紡織品配額的使用效率,已成為當前解決紡織品出口問題的當務之急。”一位業(yè)內人士指出。
而對于紡織品企業(yè)來說,當務之急還不僅僅是配額的問題。配額浪費、炒作的問題還未完全解決,對國內紡織品企業(yè)向歐美“轉口貿易”的限制隨后而來。7月12日,商務部向國內紡織品出口企業(yè)發(fā)出通報,嚴禁企業(yè)利用第三國或地區(qū)的產地證明和標簽向對歐美進行非法“轉口貿易”。
業(yè)內人士分析,商務部出臺政策制止非法“轉口貿易”,一方面是迫于歐美方面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限制“轉口貿易”的機會來提高紡織品配額制用效率。
“轉口貿易”難禁
盡管商務部的規(guī)定將對國內紡織企業(yè)造成很大影響,但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部主任趙玉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解決“轉口貿易”的問題并不簡單。“在全球市場下,解決轉口問題成本非常昂貴,協議雙方必須擁有足夠的資源和手段。”
在她看來,“轉口貿易”出現的原因在于中國是全球唯一受美歐紡織品設限的國家。因為其他國家不受此限制,使得中國紡織企業(yè)從事非法轉口的機會大大增多。她認為,國內紡織行業(yè)產能非常大,只要企業(yè)轉口成本低于獲取紡織品配額的成本,那么“轉口貿易”就不容易制止。
黎友煥對此表示認同。他認為,配額始終不能解紡織企業(yè)之渴,巨大的紡織品產能將通過新的渠道釋放。他同時指出,“轉口貿易”也不會行不通,但方式和方法將出現較大的變化。國內紡織企業(yè)應當學習江浙企業(yè)在意大利生產皮鞋的經驗,在國外市場作簡單的貼牌生產,這樣就能繞開貿易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