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中美貿易逆差對美國經濟的影響真有那么嚴重嗎?中國為什么向美國拋出這么大的采購單?
陳志武:美中貿易逆差的確是個現(xiàn)實問題。這個問題已經影響到中美貿易的平衡。
在中美任何一輪的貿易談判中都會被美方提及和作為談判的籌碼。
但同時,最近關于美中貿易逆差問題吵得很兇,主要與美國中期大選有關,現(xiàn)在距離選舉還有6個來月,時間越來越緊迫,議員們?yōu)榱死x票,還會繼續(xù)大肆鼓噪美中逆差問題。
胡錦濤主席即將訪問美國是非常大的事,按照以往中國的習慣,也是國際外交上慣常的習慣,希望在訪問前制造一下氣氛,為訪問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因此,中國這樣大單采購,也會減少一些來自美國政客的壓力。
美國與日本在上世紀70-80年代,逆差也很大,那時候這個問題也給美國選舉帶來了“渲染”的機會,圍繞美日貿易逆差,政客之間展開了白熱化的辯論,成為競選最好的“選題”。
去年美國跟加拿大與墨西哥的貿易逆差一共為1340億美元,跟歐盟為1240億美元,跟日本為827億美元,跟印度為160億美元。盡管如此,但政客不會拿這些國家來做政治炒作,而要拿中國做炒作。如果換到是印度,也許美國不會反應如此強烈,不會有這樣激烈的沖突。為什么呢?
其背后更多的是價值觀與制度上的差異。跟加拿大、西歐、墨西哥、日本一樣,印度從體制和價值觀上更接近美國,兩者有更多的共同點。中國是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以公有制為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美國政客“找茬”的空間也很大。
經濟觀察報:每年一個大單,究竟有多大效用?這些采購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平復美國的不滿?
陳志武:我擔心,如果為了熨平中美貿易的不均衡,出于政治目的而非商業(yè)行為,這樣的采購會使百姓付出更大的成本。
為政治買單,代價不小。并且從根本上看,這種經濟交換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效果很差。在中國看來,認為買別人的東西了,就是示好,就是給你實惠,那么就認為對方會很領情,是好朋友了。其實這個價值觀與西方國家是有差距的,中國與美國價值取向是不同的。中國這次給美國送了一個大單,買了一大籃子貨,但不要以為今天買了一籃子貨,明天就可以拍拍手完事了。
但也不可否認其政治效果。如果不買,也許更糟糕。那些議員們將有更多辯論的口實。尤其是買飛機,一下就是幾十億美元,影響比較大,馬上可以彰顯我們的誠意。這比買軟件等服務產品的政治效果、輿論影響要大得多。外交公關上也比較好看。只不過這種交易的時效不長。
經濟觀察報:如何評價未來中美貿易關系的未來趨勢?在改善中美貿易平衡方面您有什么建議?
陳志武:目前,中國必須有大思維,這不只是涉及到美國的問題,而且涉及眾多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中國有必要重新審視世界趨勢,理清在正在發(fā)生的新格局下的中國道路。
過去改革開放的20多年里,中國很幸運,正趕上冷戰(zhàn)結束、世界經濟不斷全球化,正趕上自由貿易日漸盛行的時代,給中國利用眾多勞動力發(fā)展出口制造業(yè)帶來空前的機會。
但是,中國不能假定,這種有利于“自由貿易”的世界秩序可以永遠持續(xù)下去。實際上,現(xiàn)在,就在當下,已經開始發(fā)生了變化。不僅在美國,而且?guī)缀踉谒懈鞔笾蓿Q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保護主義觀念甚囂塵上。
我們必須認識到,中國和印度的出口行業(yè)對許多國家的人民的確帶來巨大的沖擊。美國的通用汽車、福特汽車等等制造業(yè)公司正在全球化的壓力下不斷裁員,幾萬幾萬地裁,美國南卡、北卡州的家具業(yè)和紡織業(yè)已基本關門了,使許多人失業(yè),這些不是虛構的小說,而是現(xiàn)實。
對西歐國家也如此。一周前我去意大利,那里的業(yè)界和政界也都在討論中國和印度對他們的沖擊,服裝和鞋業(yè)歷來是意大利、法國的主要產業(yè),現(xiàn)在中國的出口把他們的這些行業(yè)擠得路越來越窄。歐盟國家的退休人口已快接近三分之一,如果他們可以工作的都找不到工作,他們怎么養(yǎng)活他們自己和退休者?這些都是一些實實在在的沖擊。
把世界各地正在發(fā)生的這些事情聯(lián)系起來想,對中國這樣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非常不利。未來中國面臨的貿易環(huán)境將更加嚴峻。這些國家會越來越保守,也許“燒鞋”事件會越來越多。出口企業(yè)的日子會變得更難過。
中國現(xiàn)在就應該意識到,那些曾經扛起自由貿易大旗的國家正走在反方向的路上,美國如此,歐盟如此,拉美就不用說了。在這種時候,中國最需要維護并進一步推進自由貿易,維護有利于自由貿易的國際秩序,通過外交途徑和各種國際場合不斷地為自由貿易去游說,中國最應該為建立世界自由貿易秩序搖旗吶喊。
除此之外,中國要立足擴大內需,啟動國內的消費,通過制度改革將國內的消費激活。從而使中國內需動力被完全釋放出來。尤其是中國的第三產業(yè),有許多潛力可挖。這樣,一方面美中逆差將逐步縮小,另一方面使中國經濟減少對出口市場的依存度。如果不這樣,中國經濟只能繼續(xù)走出口導向型之路,繼續(xù)保持70%以上的外貿依存度,未來的日子會越來越艱難。